公方彬:为何要选择中国道路
2013-03-07 14:51:53 作者:公方彬 来源:党建网
  ●西方世界所讲的政治与我们理解的政治存在差异。
 
  ●西方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作用差异很大。
 
  ●西方也在借鉴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如出台反垄断法,想去遏制资本的逐利。
 
  ●中国发展成就是怎么获得的?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选择中国道路取得的。
 
  ●选择中国道路,民众的参与度支持度越高,成效越大,每个人的获益也越大。
 
  习近平近日强调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这样的思想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已经作出清晰表达:十八大主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和走向哪里的问题。实际上,不走僵化守旧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政治宣言,已经高度聚焦了社会关注,甚至是世界关注。既然道路问题如此重要,那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科学回答涉及的容易给民众带来疑惑的相关问题。
 
  一、为什么说道路关系党的生命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弄清道路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实际上,道路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
 
  讲道路是个政治问题,在于道路奠基于政治制度,反映着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讲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主要不是因为西方乃至世界的话语系统中多谈制度,少言道路,而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已经成熟稳定,属于没有争议的不言而喻的问题。换句话说,二战结束后,苏联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一度给人以社会主义改变世界之感,这个阶段西方也进行过制度与道路的热烈讨论,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西方不再为制度所虑,又因为意识形态终结文明冲突的理论产生出来,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国博弈的支点,这种情况下谁占领人类文明与价值观的制高点,谁就取得道义优势,凡此种种都决定了政治制度下的道路选择淡出其主流话语系统。
 
  中国则不同,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虽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但中国的政治制度没有变,领导体制没有变,社会运行方式没有变,话语系统也没有变,过去强调道路问题,今天依然继续强调。可以说,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是,西方世界所讲的政治与我们理解的政治存在差异。西方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利益主体因维护自身利益所进行的特定行为及其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既然是维护各自的利益,那么也就没有谁高尚谁低俗的问题。事实上,西方人对政治的认识是偏负面的,为什么他们把政治人物称作政客?道理就在这里。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奠基于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既然是阶级斗争,那么就存在高下之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是伟大的事业,走的必然是科学道路。由于政治观的差异,才有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时所说的一句话:美国没有问题,是美国的政治出了问题。显然,这是无法移植到中国来的,在中国,政治、党、国家三者密不可分。
 
  二是,西方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作用发挥上差异很大。美国总统华盛顿说过,美国不需要政党,其在很长时间里确实没有政党,只是后来大陆会议上因分权与集权之争而形成两派,后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即使今天,你也很难看到西方的政党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在中国,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西方政党轮替和总统竞选,其候选人在竞选辩论之时都不谈政治制度,甚至不讲政治,只谈民生问题,必要时讲一些国际关系,甚至我们也不太在意其总统从属于哪个政党,更关注其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关注对中国亲疏,原因就在于此。为什么中国社会所有民众,不管你是否关心政治,都不会忽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原因也在于此。简单地说,西方可以关注政党和竞选,但不会与制度和道路相联系,在中国关心共产党就必然关注制度基础上的道路。
 
  三是,由改革开放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特征决定的。在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之时,有香港媒体评价:邓公最大的贡献是教会了国人如何思考。未必不是因为这一点,今天的人们较前更愿意思考一些过去视作自然而然的事,或思考一些过去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属于领导人、政治家、理论家思考的事,包括政治制度与发展道路诸如此类的政治命题。学会思考是社会的进步,但怎样才能保证不因思考偏颇而步入误区,便成为大问题。为什么存在这样的顾虑?从文化传统、人文素养上讲,社会大众距离独立思考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封建统治者从来都不让人民独立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但由于历史局限,没有很好地培养人民群众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顺应开放社会与多元存在的社会特点、时代特点,努力培养民众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要作好必要的引导和灌注,直到整个社会步入更加成熟理性的阶段。这就是目前舆论上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
 
  四是,由当前中国面对的复杂国际环境决定的。世界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资本主义演变社会主义的斗争实质没有变,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连任就职演说中,就再次把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并列,这充分说明问题。当然,冷战结束的确导致世界政治生态巨大变化,过去由政治制度差异形成的对抗弱化,所以西方社会打出了核心价值观外交,同时宣扬文明冲突理论,这种将意识形态隐藏于文化和价值观,给我们的挑战和压力甚至大于冷战时期,因为西方拥有绝对的文化霸权,比如美国就生产了全世界广播节目总量的65%,电视节目总量的70%,电影总量的80%。这就决定了话语权、解释权在西方,决定了观念、意识很难跳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定的框架与价值坐标,假如说制度基础上的道路不同,我们尚有自己的话语系统与解释权,当意识形态斗争转移到文化领域后,情况大为不同,因为以另一条道路基础上的文化和价值观系统诠释世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为什么当年美国在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时,更强调的是文化产品向中国输出,甚至焦点之一是好莱坞电影大片,原因就在于他们试图以文化和价值观改变中国。简单地说,制度与道路对抗时,阵营清晰,力量易凝聚,也就是拥有张扬制度与道路的土壤和环境氛围,而今已经没有这样的环境条件,如果中国共产党不强化道路自信,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会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所改变,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复存在。
 
五是,西方的权力运行模式与我们的权力运行模式存在差异。这一点对现实的关照度最强最深刻。西方国家通过宪法规定了国家政体,其政党之间存在执政理念的差异,而非政治制度区别,也就是说西方的两党或多党都忠于宪法,因此忠于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其精神调节力还借助宗教信仰和职业精神,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不久前的就职宣誓时,就是手按在圣经上,强调努力履行总统职守。在中国虽然不存在政党轮替,更不存在制度更易,仍然在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甚至重大政治活动时强调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都要谈旗帜、道路、理论和制度,除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到目前为止还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更因为有走偏甚至更易的可能。与此同时,我们社会精神力量之源仍在政治领域,没有了道路上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就会失去传统优势,我们的社会也就缺少了主流和主导价。
 
    二、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答我们为什么必须走这条路,有必要看一下西方走的什么道路,如何评价他们的道路?如果是较早以前谈这个问题,答案一定是资本主义社会是腐朽的,资本主义道路必将走向没落,自从邓小平提出人类共有的文明,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十八大提出命运共同体,我们党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依照新的政治观判断和评价西方选择的道路,不妨说三权分立和市场调节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建立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基础之上,相对于封建社会是进步,因而属于人类文明的结晶。同时,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比如古典自由主义是把政府视作守夜人敲钟人,完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后来发现这只手并不是包治百病,比如19世纪下半叶,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的经济巨头为了巩固其垄断地位,无视员工的利益,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导致美国矛盾激化,这就有了美国的扒粪运动,再后来有了罗斯福新政,也就是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产生。一句话,西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且也是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否则西方也就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尊为最伟大的思想家,并且其产生的一个个反垄断法去遏制资本的逐利。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最好的未必是适应自己的,只有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到这里我们再看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显得有意义得多。其实,我们的道路也是多因素决定的。
 
  一是半个世纪发展成就及其经验教训决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一个国家的道路选择正确与否,根本的还是看发展成就。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什么样的发展成就?两个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10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总量超过百年老店美国,位居第一,这是自1897年以来由美国占据的位置,我们生产了全球工业生产总量的19.8%,而美国是19.4%;2012年中国的贸易总额超过美国,全球第一,美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82万亿美元,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87万亿美元。这样的成绩是怎么获得的?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取得的,中国搞过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全盘照抄西方的模式,结果失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是学习老大哥的经验,全盘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仍然没有走通,最后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二是特有文化传统造就的民族人文性格决定的。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人,进而产生适应文化性格的制度及其前进道路。马克思主义所以在中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性格且难以改变,这便决定了无法套用他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制度。举例来看,西方文明有三个源头: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化和罗马法。所以西方的法治有深厚的传统,于是形成民众普遍的法治观念和契约意识。我们就不同了,奠基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强调德治,这就使中国与西方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以小事例说明,母亲给两个孩子分蛋糕,两人都想多吃一点,怎么办?中国母亲搞道德教育,要求大的让小的,西方国家的母亲则用规则来解决,也就是让大孩子负责切蛋糕,小孩子优先选蛋糕,大孩子想多吃就必须公正,越公正吃得越多,越不公正吃得越少。这样的文化及其民族性格不容易改变,因而也便不能走完全相同的道路,坚持复制必将出现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结果。
 
  三是现有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决定的。小农经济和大工业生产对社会体制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要求差异很大。西方工业革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工业发展刚进佳境;西方人知道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但同时也知道自己责任是什么,中国人刚知道了自己的权利,但担当精神尚未得到张扬;西方基础建设早已完成,要不要增加点什么并不太重要,所以人权大于某些发展,中国基础建设处于进行中,按照西方的人权标准规定行为,中国什么建设都无法有效推进。举例来看,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看到高楼林中有一栋小房子,政府却无法拆除,因为主人不同意;这里有一段铁路需要延伸20公里,争论了20年无法进行;在澳大利亚要修一条国家公路,讨论了18年无法动工,因为有人不同意,两家都没有建,但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我们显然不能这样做。在西方一些国家,早上8点,街上的人还很稀少,傍晚5、6点商场都关门,中国人如果如此轻松地工作,甚至无法生存。这也决定着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必要。
 
  四是既成的政权模式和社会结构决定的。西方在亚当斯密《国富论》所阐明的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建构起小政府大社会,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理念下,建立起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运行方式。有数据表明,每一万人中拥有公共组织数量是,法国110个,日本97个,美国54个,中国3.37个。我们看美国大片《2012》,其中有一个镜头,主人公杰克逊到了中国,看到宏大的制造方舟的场面,感叹:像这样的工程也只有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做,其他国家都做不了。这里不谈哪种更优越,仅从实践来看,如果当下中国也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结果会怎样?肯定做不好,因为中国的人文素养并不支持西方的政权模式。
 
五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既然领导人民夺取了政权,那么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让出权力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其就不可能自动让权,又由于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与政权紧密相联,甚至是同一体,因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改旗易帜,这其实是任何政党都不会做的事情。倘若有那么一天,有足够证据证明另外的道路可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利益,保证更快地圆中国梦,那么就没有理由再坚持现行的道路,这也是可以断言的。毕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最大最高的利益。
 
三、该如何看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任何理性与公允者都不会怀疑,人们所以疑惑不解,主要因为中国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国际环境却没有改善,相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同时,人民群众在享有了越来越丰裕的物质生活后,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世界幸福指数排名倒数前列,社会也没有实现和谐,而是矛盾增多,压力加大,等等。如果不能拉直问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任和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搞清这些问题并不困难,关键是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因为矛盾虽多,都不过是成长的烦恼。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矛盾和摩擦增多有其必然性。为什么?政治制度差异必导致道不同不与谋,这是前提。另外需要弄清的就是历史规律,看一下人类发展史便可清楚看到,每一大国的崛起,都带来国家间的碰撞,甚至是世界范围的剧烈冲撞,中国崛起于世界,由于秉承了和谐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必定能够跳出历史规律,即便这样,有些矛盾和问题仍然无法回避,比如世界的适应和接纳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美国为了维护其霸主的地位,直接间接打压中国是必然的;不久前中国还是接受西方国援助国家,转眼间开始成为纯外援国,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援助对象越来越多;过去跟随西方国家制订的规则跳舞,今天已经开始参与世界规则的制订,有人甚至认为离开中国参与制订的任何世界规则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对于白人优越论、文化中心论的西方国家来讲,确实非短期内能够适应下来。周边关系也是这样,看似一夜之间冒出来的矛盾与冲突,实际上早已存在,只是弱小情况下无力维护权益而暂时被掩盖而已,今天开始产生出保卫权益的实力,矛盾自然显露出来,冲突自然增多。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老二的烦恼。如果一个国家足够的强大,以至于成为超级大国,开始领袖世界,这时也没有多少烦恼,虽然也时时挨骂,但更多的是拥戴和追随,比如美国是超级大国,世界警察,由于到处插手,招来骂声不断,但卡特琳娜飓风袭来,世界上百个国家援手,远比我们在汶川地震中得到的援助多。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再努力也都不可能领袖世界,那么他就放弃领袖梦,找准自己的位置,依照大国制订的规则当一个参与者或追随者,这样也不会有多少烦恼。最容易产生烦恼的便是老二,因为努力一下可能领袖世界,而此时又出现了高原现象,也就是超越变得极其困难,如此欲望与现实形成的落差,必致烦恼产生。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就认定自己已是世界第二,但大量的中国人确实认为自己已经是世界第二,由此产生老二的烦恼。
 
  此外,国民心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都影响着国际关系。所谓国民心态也就是指弱国心态,中国因经济发展正在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但因周期太短而仍未改变弱国心态,这种心态的最大问题是包容度不够,比如像一些网民持有的基本观点:过去谁欺负过我,今天谁惹我不高兴,那么我强大起来后就灭了谁。这就不是大国心态,而是大国小民。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说过一句话:中国要想当老大,要学美国脸皮厚,这给人很多的启示。至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同样重大。比如我们的财富观就有很大的思考空间,西方目前的潮流是适度消费,对金钱也没有太大的渴望,我们则完全不同,只要获得财富,就会把努力发挥到极致,为什么法国巴黎专门出台针对中国商家的法律,强调一周之内必须关门一天,包括非洲国家也对我们的勤劳表示不满,认为打破了他们的宁静生活。所以,如果不能有效平衡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矛盾只能增多而不会减少。
 
  以上等等,有制度基础上的道路问题,但很多与道路没有关系,只能是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文化和行为方式差异导致的烦恼。
 
  从国内的社会发展情况看,社会矛盾增多也合乎规律。为什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矛盾叠加,一个是社会转型必然产生矛盾和问题。原有的精神和价值系统部分失效,新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精神和价值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同时前面已经提到的,大众的权利意识觉醒,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却没有同步提高,结果只保有批评的权力而不承担改善的责任,人人都成了裁判员而没有当好运动员。举例来看,今天中国的大中城市都出现了堵车现象,有人开玩笑,这已经不是堵车,而是堵心,为什么会出现样的普遍现象,因为发展太快,远远超出了最初最大胆的估计,堵车当然不是好事,辩证分析是不是正说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再比如基础建设和城市化改造,有数据表明中国使用了全世界大例的原状材料,早在2007年就有媒体披露,我们使用了全球水泥生产总量的54%,钢材生产总量的30%,还有人说全世界的大吊车75%在中国,等等,数字中蕴含的虽然不都积极因素,但民生因此改善也是事实,并且可以证明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既然问题都不难理解,为何还导致了那么严重的不满情绪?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人们已经由感恩心理转变为纳税人的心态,即党和政府做好了理所应当,做不好就要受到批评。都是你的错将成为常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拥有道路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放弃这条道路,因为放弃的结果必将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力量的丧失,这对于中国这样的社会一定是灾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并不意味着这条道路已成坦途,也不意味着制度建设已经完备,实际上我们尚处于探索和完善期,正因为此而需要每一个人的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足以相信,民众的参与度支持度越高,成效越大,每个人的获益也越大。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

上一篇:严书翰:习近平“两次讲话”的思想深意
下一篇:在崛起大势中战胜腐败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