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的纪检人
——记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常委、纪委非公经济工委书记陈春明
2014-01-27 10:08:58 作者:编辑 来源:江苏省纪委

\ 

陈春明(左)仔细翻阅相关费用账目,对该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颗心,寄托着上访百姓的满心期望。

一支笔,肩负着审理工作的神圣职责。

一步路,践行着纪检干部的庄严承诺。

陈春明,现任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常委、纪委非公经济工委书记,分管案件审理、信访、党风廉政建设。19年来,他坚持快乐信访,幸福审理的全新理念,用独创的温情沟通法成就了1000多个纪检监察案件的零错案、零申诉,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把每一位来访者都当作自己的亲人。一个人认真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认真做事。陈春明用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加班、无数个节假日的忘我工作实践着他的诺言。

 

春明的

干好审理,秘诀有两条:一是细心,要把能够找到的相关资料文件全部整理出来,并做到烂熟于心;一是勤奋,要善于学习,熟稔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

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1995年,作为组织选拔人才,陈春明从一家企业的技术部门一脚跨进张家港市纪委从事案件审理,这步一走就是将近20年。他的办公室里,是各种各样的纪检专业图书。一本1997页的《当前经济领域违法违纪界限认定处理实务全书》,早已经被翻得破旧。哪个法条在哪一页,基本上都知道。陈春明平静地说。这份自信,来自于十几年如一日刻苦勤奋;这份从容,来自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审理,被称为纪检工作的出口,就是要给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案件进行定性。在这过程中,没有轰轰烈烈,没有鲜花与掌声,有的就是日复一日地与卷宗、资料打交道。20079月,一个长途电话打进陈春明的办公室,原来是在中央纪委组织的全国纪检监察纠风业务培训班上,一个案例让江苏组的25名成员产生了较大分歧:某公司会计到银行取钱,银行多给了2000元,会计将这2000元占有该如何定性?凭着对业务出乎常人的精准把握,陈春明向询问电话那边的同志讲出了自己的意见。结果在这次培训班的交流会上,江苏组对该案例的分析意见得到了大家称许。受礼和受贿,一字之差,但处分结果却大不相同,陈春明动情地说,一次审理,决定一生,责任重大。我追求三个负责:对历史负责,经得起检验和推敲;对组织负责,为上级部门提供准确决策依据;对当事人负责,让他口服心服。

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陈春明的办公室,门总是最早开,灯总是最晚熄。法规要一条一条的看,卷宗要一页一页的审。只有静下心来,才会降低犯错的概率。陈春明,就是这样,在平凡枯燥的岗位上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同事都说,春明的冷峻、理性和才华是青灯苦旅熬出来的。

令人信服的背后,是陈春明经常做的笨功夫。多年来,收集案例、剪报几乎成了他的最爱。就像他说的那样每一个案例都是对法规条文最好的注解。如今,这已成为张家港纪委的一个习惯,几十本厚厚的报纸案例的剪贴本,像宝贝一样被放在文件柜里,其中很多都是已经泛黄的上世纪80年代的报纸。

平凡岗位也能迸发精彩。20095月,陈春明以10多年案件审结率、定性处理正确率、案件质量合格率和处分执行率四个百分之百的实绩,被中纪委授予全国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

 

同事的话

春明,人如其名——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如家门口静静流淌的小河,让人可以不时俯身照一照,知不足,明方向。每一次沟通都架起真心桥梁2007年,陈春明担任张家港市纪委常委,分管信访和审理。更加忙碌的工作,让陈春明瘦了好几斤。妻子和孩子疼在心里,但仍默默支持着他,因为他们知道,春明的工作是关系到别人人生命运的大事,责任重大。

信访是整个纪检工作的进口,要认真对待每一封信件,对老百姓负责;同时也要接待一些老上访户,妥善解决他们的诉求。2013年,陈春明的温情沟通法,成功化解一名信访时间达20多年的老户。

信访老户沈某系张家港市金港镇村民,已80高龄,多次上访要求每月享受退养费。陈春明在查阅档案、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先后十余次与沈某真诚、真实、真心的温情沟通,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诱引成因,宣传解释党的纪律处分的规定,使沈某认识到组织上已对他进行了照顾,抵触情绪明显减少。同时,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沈某退养改办为退休,解开了困扰其20余年的心结

张家港信访室每年要接待100多批次200多人次的上访群众,每一次接访,陈春明都用一腔热心、一份爱心、一颗公心、一片真心,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干信访工作,沟通不沟通,效果大不同。方法很简单,只要两个,一个是耐心接待,一个是用心调查。凭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上访群众的爱心,许多老上访户在他这都戛然而止了。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的一个信念,我没有别的奢望,只希望别在我手上形成新的老上访

自从2013年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后,陈春明更加忙碌了。201413日上午10点,根据张家港市清风行动的统一部署,陈春明带领检查组来到市委农工办,对该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陈春明仔细翻阅相关费用账目,查看该单位在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和培训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同时,与该部门一把手进行了约谈。下午1点,陈春明又来到江苏培达塑料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指导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作为市非公经济工委书记,陈春明和他的同事们在实现全市非公企业纪律检查监督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成立了市纪委非公经济工委——区镇非公经济纪工委——区域非公企业纪检工作站——非公企业纪监组织四级联动的非公企业纪检组织架构,组织开展政企共廉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纪检工作与经营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他站在反腐败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肩负着沉甸甸的重任。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不免遇到人情关、说情风、关系网,陈春明总是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持公平公正,始终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

 

领导的话

陈春明是新时期张家港精神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坚定的党性观念;二是强烈的人文关怀;三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作为一个张家港人,陈春明的身上有着张家港精神的深深烙印。他的身体力行,不仅带出一支精干的纪检审理、信访队伍,而且不断充实着新时期张家港精神中科学、统筹、协调的新内涵。

他不仅是上访群众的贴心人,周围同事的好老师,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甚至与很多受处分对象也结成了好朋友。

对待同事,他不仅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而且传承一股正气和精神。吃了纪委这碗饭,就不要吃外边不明不白的饭。 与陈春明一起进入张家港市纪委工作的田文华,10多年来对他的这句口头禅记忆犹新。耐心细致是我们工作的一个他的同事周天鹏说,春明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对待工作,陈春明不仅勤奋钻研,而且大胆创新。有没有办法完善审理预警机制?近年来,陈春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总认为:防范比惩治更重要。20046月至今,先后组织16次廉政预警调查活动,参加调查人员达10万余人次。反腐问百姓,这事肯定灵光!张家港市金港镇府苑新村的倪先生填写《张家港市廉政预警调查表》时感慨地说。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分析平台,启动蓝黄红三色预警,廉政预警工作步步为,提升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主动性。

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全面推动信访工作向网络延伸,2014年新年伊始,陈春明又带领信访室同事在张家港廉政网开通了信访举报在线接访平台,实现了纪检监察机关与信访群众网上零距离接访、心连心交流。

陈春明还组织制定完善了《案件管理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多项工作得到省纪委专刊转发。其中,《以人为本开展回访工作,积极营造廉洁和谐的社会环境》被记入中央纪委《审理2004》一书。

张家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玮这样评价春明,他把公正执法的科学态度和关心群众、关注民生的严谨态度做到了很好的统一,用19年始终如一的赤诚,履行着纪检干部的庄严使命,彰显着不凡的品格,践行着张家港精神的精髓。

上一篇:带领百姓致富功德于民
下一篇:国有资产慎守护

推荐图片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