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壮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
2014-04-03 11:14:43 作者:沈壮海 来源:人民网

主讲人简介:沈壮海,男,1971年11月6日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秘书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大学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基本场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有力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使命。
在五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在东方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繁荣昌盛、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文明相伴随、支撑着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历久弥坚的精神支柱,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恢弘,但其基本精神和思想旨趣,却融贯百家、一脉相延。“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传统、“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精神、“国而忘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仁者爱人”的以人为本理念、“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气度、“崇中尚和”的和谐共生追求,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为我们战胜重重困难、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发展进步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即使是在近代的民族大危机面前,在西方强势文明凌暴之下,民族文化不绝如缕、民族命运旦夕危亡的严峻时刻,胸中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神血脉的中华儿女,也是高擎着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气度,百折不挠地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实现中华民族之自立自强的思想武器,也正是锤炼、形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现实运动之中。虽然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几经起落、几度沉浮,但是,正如黑格尔所曾经诗意地描述的那样:“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伴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纵深推进,当下的国人已经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和当下价值。这种文化意识,正在成为当代中国不断增进着的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内容。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崇真向善的德心永在、优秀的精神基因永续,让中国人成其为“中国人”。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既是职责与使命所在,也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要求和选择。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就教育内容的角度而言,需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梦想,是指示方向的罗盘,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小至一个个体,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追求发展、向往进步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梦,代表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孜孜追求。19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民族饱受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疯狂压迫,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在黑暗中进行顽强探索和奋斗的理想是什么?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在苦难中坚挺不屈脊梁的信念是什么?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一充盈在中国人民胸中的伟大梦想。这一梦想,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民富国强”、“国泰民安”的梦想相衔续。《论语》中记载着孔子与其弟子们谈论彼此理想的一段文字。当子路问孔子的志向时,孔子答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天下万民皆有所养、皆有所安的政治理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新年讲话中表达的“老人们健康、孩子们快乐、每个家庭幸福安康”的时代梦想,息息相通。在高校的立德树人实践中,要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等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展示中国梦的意境与内涵,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演绎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动力。
二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这种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独特的历史命运、时代遭遇、现实国情密不可分,也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礼记》,其《大同与小康》篇中就记述着中华先民对“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向往与追求。中国古人所设想的这种大同世界里,没有阶级压迫,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天下为公”);没有经济剥削,人人自食其力(“货……恶其不出于其身也”);没有私有观念,彼此相互关爱(“不必为己”、“讲信修睦”)。可以说,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是志士仁人的奋斗目标。在国破家亡的近代民族危机中,从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吃”的“太平”梦,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撰写的“与今世……社会主义者多合符契”(梁启超语)的《大同书》,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倡导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三民主义,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都是怀着建立这种理想社会的梦想而前赴后继、抛颅洒血的。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也为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理想得以实现开辟了道路。正是基于这种关联,我们才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要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及其历史命运的深度开掘、阐释中,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不断增进当代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三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醅酿价值观的精神基础。只有深深植根于文化发展和当代中国整体建设的实践之中,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营养之源;只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紧密结合起来,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世界扎下更深、更牢的根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上述两个方面并重,才能真正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作用。
四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落脚现代、融入生活,掌握现实的、面向未来的“新人”,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活起来”。与此相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结合起来,与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与创新素质并不矛盾。没有对已有知识和文化的掌握,任何创新都必将流为无根的游谈;简单否定过去的传统,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怀藏自卑之心,难以具有开拓创新的自觉自信、底气与骨气。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主静的和保守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创新精神,同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元素。从影响深远的先秦“易”哲学中的“日新”“变通”观念,到清初王夫之的“日生日成”思想,从西周诗人们的“旧邦新命”之说,到清末政治家的“改制维新”实践,都是这一鲜活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我们也要积极开发并运用好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要积极构建、完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体系
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科研育人的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相辅相成,两者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撒播文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要考虑面向全体大学生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
建构和完善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管理服务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管理育人的实践活动中。在高校中,不仅任课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他们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广大学生亦具有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内在地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有效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让“尊师重教”、“仁爱”、“诚信”、“忠恕”、“敬业”、“以人为本”等中华优秀道德理念在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
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环境育人的实践活动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们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也要求我们要善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之中。如,营造带有浓郁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在相关场所镌刻传统格言、树立先贤雕像、种植具有传统人文气息的梅兰竹菊松等;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传统文史哲艺等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及书法、绘画、丝竹笛箫、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
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实际工作中。道德教化贵在使人力行,中国古人向来强调知行合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之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就必须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在这方面,有许多路径可以探索。如充分发掘自身的校史资源或当地的古迹遗迹资源,做好档案馆、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建设,在富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地方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吸纳学生自愿者参与档案馆、纪念馆和博物馆等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开展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研讨、纪念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现代意义,逐步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觉践行者。
 

上一篇:吴艳东:如何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
下一篇:郭齐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基础

推荐图片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