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建设 > 正文
第四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主题发言摘要
2014-11-30 17:35:32 作者:万鹏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11月21日,由求是杂志社与延安干部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在延安开幕。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分别围绕"共产党员的忧患意识"进行主题发言。以下是本场主题发言精彩摘编。
 
李捷:保持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来学习的号召70周年。7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写给郭沫若先生的信中指出:“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从这时起,戒骄戒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就深深地融入中国共产党的作风之中,激励着党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险、赢得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忧患意识,以此作为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也就是说,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要始终保持“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忧患意识。
 
一要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高度统一。二要坚持从严治党与实干兴邦的高度统一。三要坚持解放思想与保持政治定力的高度统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发展也没有止境。四要坚持“三个自信”与不断改革创新的高度统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李君如:“三大优良传统”是党始终不渝追求的核心价值
 
我们党在十八大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要雷厉风行地整治“四风”,重塑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取向,是因为这六个字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之所以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是因为在今天能否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已经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这三大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确保自身肌体免疫的抗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追求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得人心,就得在为人民服务上;我们党进城后能够很快就为全国人民包括广大知识分子所拥护,也在于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在犯了错误后依然能够取信于民,还是在于我们能够为人民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为人民服务,既反映了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是对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说话做事的价值出发点。这几年,我们许多干部心目中没有群众观点,脱离群众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今天格外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这一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这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积累的经验中最重要的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自觉地纠正错误,从失败或挫折走向胜利或成功,也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法宝。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都是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攻关,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开拓前进。今天,我们肩负的任务那么繁重,那么艰巨,那么复杂,更要弘扬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坚持务实的价值取向。
 
石仲泉:对贪腐现象零容忍,以大道理管小道理、正道理祛歪道理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主要是他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廉政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尽管过去历代封建统治者不能完全做到廉政,但作为主流文化是要求廉政的。毛泽东深受优秀传统文化薰陶,姑且不去追溯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就仅从井冈山创建新的革命政权始,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和革命事业的成功,他的忧患意识在某些方面就内化为他的廉政思想了。他始终要求革命工作人员为老百姓服好务,与各种不好的思想作斗争,守纪廉政。就他个人言,他的一生是廉洁的一生。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廉政思想也愈益丰富,到晚年还具有某种复杂性。这里不作系统、完整地概括,主要从历史经纬角度对其廉政思想作点概略式梳理。
 
毛泽东正确的廉政思想和实践是历史之镜,值得借鉴和警惕。其历史启示,至少有这样四点:
 
一,对贪腐现象零容忍,以大道理管小道理、正道理祛歪道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届的党和政府都坚持反对贪腐,也取得某些阶段性成果,但在一个时期,没能像毛泽东那样坚持零容忍,某些小道理、歪道理盛行,潜规则泛滥,成为贪腐现象高发势头得不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应当反省的异常深刻的教训。
 
二,加强思想教育,时刻不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建设。毛泽东很注重对广大干部的思想教育。他的名言“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没有灵魂”,应当入脑入心。“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永远不会过时。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从主观方面追根究底来说,就是放弃了“总开关”,丢掉了“老三篇”,没有了正确的信仰信念。因此,习近平强调“总开关”建设,以德为先,要有大德。这是对这些年来产生以百计的老虎和以万计的苍蝇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
 
三,要强化群众监督,但不搞群众运动。毛泽东一直强调群众监督,在“窑洞对”中提出的民主新路,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这个思想贯穿他一生的始终。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群众监督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没有。近些年来,贪腐高发势头得不到遏制,就是群众监督不力,甚至根本没有。当然,强化群众监督,也不能大搞群众运动,像目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强化群众监督的一个重要创举,应当成为新常态。
 
(四)坚持制度建设,依法治国,依法廉政。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很注重制度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可说是对新中国成立65年来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历史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在法治层面上破解了“窑洞对”的民主新路,因而也是廉政建设的正确之道。
 
陈燕楠:历史的“周期率”仍须努力打破
 
延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60%以上的在华日军压在各抗日根据地身上,再加上90%以上伪军的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事实上担负起抗击日伪军主力的重任,也肩负着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重任;与此同时,我们党的各项政策更见成效,特别是整顿党的作风与发展生产这两项工作,到1944年已经收到显著的效果,党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为迎接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根据地面积进一步扩大,人口上升到8000余万,军队增加到47万,民兵达到227万,党员也发展到了90多万。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不苟安于一时的顺境,以史为鉴,以“赶考”精神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未来,把在逆境中抗争和在顺境中警醒变成一种新常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戒骄戒躁的作风,不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最终从延安到北京,从胜利走向胜利。
 
时至今日,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保持创新的动力和纯洁与先进性,如何在执政的条件下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试题,仍摆在每一位党员面前,历史的“周期率”仍须努力打破。对于这一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2013年7月,在指导河北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了党、国家、人民交给我们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要接好这一棒。”“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上一篇:张金豹: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下一篇: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