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能级提升助推“两新”组织发展壮大
2017-04-14 08:43:42 作者:钱蓓 来源:文汇报

两新”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两新”党建能级的提升推动着“两新”组织发展壮大。据市委组织部介绍,上海以园区党建延伸党建工作的宽度,以楼宇党建提升党建工作的高度,以社会组织党建挖掘党建工作的深度,想方设法让“两新”组织党建网络变得强韧。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正常运营的实体性非公企业有10.4万家建立了党组织,正常运营的社会组织有8000多家建立了党组织。沪上“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连年提升。

创新方法推进党组织覆盖

园区和楼宇是“两新”组织驻扎的重镇,沪上270余家园区共入驻非公企业9.2万余家,从业人员260余万。

针对各园区的不同特性,上海采用“独立式”“联建式”“派入式”“挂靠式”等多种办法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共有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4576家,党员7.4万余名。

近年来上海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以每年800多家的数量增长,总量已达3.8万多家。上海在市级层面和各区都建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指导党建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市社会组织建立独立党组织2259家。那些规模小、流动快、人数少的社会组织,则依托楼宇、园区、流通市场综合党委等区域性党组织,建立起636个联合党组织。

各方因地制宜、创新方法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普陀区通过居民区党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对周边非公企业进行排摸,形成全覆盖的工作网络;长宁区以居民区凝聚力工程工作站为载体,让居民区党务干部与小企业结对联建,推进沿街面小商铺的党组织覆盖;虹口区提出“组织建在网格上”,统一以区域社区治理网格中心为依托,划小党建工作单元,在网格中心配置专门工作力量,对党建任务进行分解。

党建工作指导站日渐成为园区、楼宇的“标配”,打通了非公企业党建“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共有园区党建工作指导站178个、楼宇党建工作指导站622个。

服务方式既多又“潮”

两新”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白领、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方式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潮”。

徐汇区虹梅街道辖区内有企业244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约占65%,从业人员近20万人,大部分集中在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区把公共活动空间、企业员工活动空间、区域内公益性机构和园区商业配套等资源盘活,建立“500米”园区党建服务圈。现在,园区已有10个兼具园区党建服务、企业服务和白领服务“三位一体”功能的公共空间。

漕河泾开发区还有O2O园区服务平台,吸纳着园区内外的各类资源。白领和企业可以通过园区党群网、App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在线上进行服务项目的个性化定制、在线预约、即时交互,随后再转入线下互动。企业和白领之间互动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公益,开发区通过“文化+公益”“体育+公益”的跨界合作,引导党员和白领参与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经年累月形成了“社区伙伴计划”、园区午间“公益论坛”等品牌项目。

杨浦区尝试“党建引领”与“创业引领”混搭。比如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总支建立BIM建筑规划设计共享平台和党建工作微平台,既分享行业资源,也扶助众多小微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过去单一身份的创业导师升级为“党建+创业”导师,上海济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张维勇,既是同济科技园联合党支部书记导师,也是创新创业导师,他不仅在推动园区联合党支部建设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还牵头成立同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联盟,设立创业互助基金,扶助小微企业。据悉,杨浦区现有33位“党建+创业”导师,带动136家小微企业发展。

两新”组织是“人才池”

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是党建的骨干成员,上海重视对他们的能力培育和队伍建设,党组织书记队伍培训被列入市、区两级党校培训计划;有的区建立起党组织书记与机关干部“双向挂职”制度;有的区建立了党组织书记体检制度、学习考察制度等关爱机制。

两新”组织正成为上海重要的“人才池”。上海通过社会组织党组织这个桥梁,不断发掘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帮助他们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中,52%的发起人由党员担任,36%的非党员发起人成为“党建之友”。已有78名社会组织骨干担任市和区的“两代表一委员”。同时,全市70%的社会组织实行党组织书记和负责人“双肩挑”,市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举办了15期书记培训班,培训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2000多人次。

上一篇:韩正:开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是二季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一篇:最后一页

推荐图片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