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习老陵园有感
2016-06-06 13:57:51 作者:程柏华 来源: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

正月初十,我有幸拜谒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陵园,拜毕,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用文字记录些许思考,望与大家共享。

那天,晴空万里。但北方的寒风依旧凛冽,我们穿着棉衣,却仍不住的哆嗦。尽管如此,仍有大批民众排着长队等候拜谒,人员队伍之长,甚至已排到园外的马路上,此情此景在我心中产生了不小的疑惑,我不禁纳了闷:这位老前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竟能让如此之多的的人甘心冒刺骨的北风来拜谒他?

怀着这样的巨大疑问,我们通过检票口走入陵园,映在我们眼前的,是毛主席为习仲勋老前辈所提的巨大题词,上面写着:“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端详了许久,才想起以前读到的资料中,曾提到过毛主席夸奖习仲勋忠心向党的故事,这恐怕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吧。

“快跟上,别掉队哦。”母亲的一声关切将我从无限的遐想之中拉扯回现实,我紧了紧衣领,继续向前迈进。

不一会儿,一尊习仲勋老爷爷正襟危坐的巨大白色塑像映入我们眼帘,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我快步向前,来到雕像面前,注目着习老前辈——他面容祥和但又不失威严,神态自信而又不失谨慎,这或许与艺术家的高超的塑造水平有关,但如若原型本人无此建树胸怀,空凭想象,又怎能创造出此等塑像呢?

其雕塑背面,则雕刻着习老前辈的伉俪——齐心奶奶寄语名言:“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寥寥数字,却体现出对于习仲勋老前辈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其宽广胸襟的深刻总结,值得后人不住的深思......

拜谒完陵园,我们又动身前往不远处的习仲勋纪念馆,在前去的路上,我思绪万千,越发的希望早早了解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辈,为使自己能先一步对于其生平有一个具体印象,我打开手机,上网对于其生平进行了大致搜索,但在搜索条目中,有一条讯息又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思......

遥想02年当习仲勋老前辈去世之时,我们党与国家曾给予他这样的评价:习仲勋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政治工作卓越领导人;陕甘边区创始人和缔造者之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这条讯息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样的评价我倒不难理解,从前面所见的毛主席题词也可略知一二,但是,后面所提到的三点则在陵园参观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使其获得其后的三点赞誉呢?怀着这样的三个疑问,我们来到了习仲勋事迹纪念馆。

进入这座纪念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为其塑造的铜像之外,便是一幅幅展现习仲勋老前辈为中国革命抛洒汗水与热血的图片,在这众多图片当中,有的展现了他在两当指挥红军英勇作战的场景,有的展现了其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指挥部队抗击日寇的壮举,还有的展现了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率部解放大西北的史实。然而,在这众多画卷与相片当中,有这样的一幅相片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这张相片之中,展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站在西北特有的土房之上,手握简陋的步枪,稚嫩的脸庞望向远方,他就是19岁时的习仲勋----一位稚气未脱,却已为了自己解放劳苦大众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青年!而这幅图片,则是真切地描绘了当年他与一众革命同胞共同发动两当起义,掀起了西北红色革命热潮的真实情景。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习老前辈不仅位列陕甘宁边区的创始人与缔造者之中,同时其为中国共产党的存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迹耳熟能详,但对于为何毛主席能够确信红军转战陕甘宁边区根据地能够成功却往往知之甚少。在讲解员的讲解之下,我渐渐了解到了习老前辈在两当起义中完成由稚嫩的士兵向将领的转变之后,如同全国许多根据地创建一样,领导着起义部队艰辛的转战多地,开辟渭北,照金等等革命根据地,之后又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领袖配合,不断发展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他虽然是根据地创始人,却平时依旧住着土窑洞,吃着黄米饭,穿着补丁衣,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在大生产运动中,与官兵同吃同住,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正是有了他们这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与建设者在根据地创建与发展壮大中的出色表现,才使得我们革命势力在西北建立起一个可靠的大后方,而这,又使的我党我军在面临战略转移时有一个明确的安身之所,为中国革命的存续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后,我步入了了二层展览室,观看了了习老前辈在建国之后为新中国的建设而不断奋斗的履历历程,其中既有在中宣部,政务院秘书长期间为人民所做的点滴图像,也有其在改革开放,重新被起用为广东省委书记后为人民所做的种种贡献,也有描绘其与家人在其生活中的交流沟通的温馨画面。而在这些图片当中,也有一幅图片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那时他在成为领袖之后视察农村生活生产情况之时的一张照片,照片当中,他与一位少数民族农民老汉坐在一条简陋的长板凳上,对坐着抽烟,相视而笑。

这张看似十分平凡的图片,背后实质上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当全国的大跃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当时时任国家宣传部部长的习仲勋受周总理委托,多次深入河南、陕西以及陕甘宁青和内蒙古等地进行调研,,而这张图片,就是对于当时其在途中在一位老农家中调研的真实反映,实际上,在了解到大跃进对于当时各省市农村的经济产生的巨大破坏后,习老前辈他一直想着将真实情况上报中央,使其得知情况的严重性,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逐期编发内部参阅件,将全国各地的重大灾情的具体数据一一如实上报。这立即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并最终使中央开始反思大跃进中的错误,避免了新中国建设当中更大的损失。

也正因为习老前辈如此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人民大众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后,他又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既有当时俗称 “大逃港”的人员外逃问题,也有改革开放特区姓名的确定及政策的落实问题。在他的力主推动之下,深圳经济特区迅速的建立并发展起来,为我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也就顺理成章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我们此次的游览就接近了尾声,而我先前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在工作人员与自己的思索当中得到了相应的解答。然而,关于习老爷爷的问题虽已解决,但我内心,却又产生了不少反思。

其一,习老爷爷在19岁之时便已领导发动了人民起义,自己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帅,那么我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却又在做着什么呢?同样的19岁,自己步入军营,穿上戎装,矢志报国,却也在日常的生活训练当中感到疲惫,感到困倦,甚至有时感到即将放弃,殊不知自己所遇到的这些小的磨难挫折与这些先辈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习老前辈19岁便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置身于民族解放的宏伟事业当中,他所面临的困难,他所面临的挫折是我们远远不能想象的。相比之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叫苦喊累,有什么理由不树立起做好自己的方方面面,为祖国的建设拼命奋斗呢?

其二,尽管贵为中央领导,习爷爷却仍能勤政为民,不忘自己的农民本色,随时随地与民众打成一片,但如今社会,尽管风气有所转正,但官员内心中勤政为民的思想却仍未建立起来,许多官员名为走基层,访民情,实则只在某些社区走走,某些基地看看,并未真正体会过,感受过民众的疾苦喜乐,而现在的高压态势只能治得了一时的官僚病,却无法拯救其一世,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官员真正了解到民众的需求,民众的真实情况,我们政府应当反思。

其三,习老爷爷身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在大逃港事件中迅速觉察到国家应当及时转变自我发展方向,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因而其力主推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为我国的脱胎换骨做出了巨大贡献。回想当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的关键点上,国家赖以生存的简单加工,出口,与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已日已不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市场的巨大波动越发的频繁,以至于大批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利用好手头的资源,促进我们国家的越过难关,实现二次转型开放,也将在现在与未来考验着当今中央的才智与谋略。

老前辈陵园一行,使我经受了一次巨大的精神洗礼。习老前辈虽已逝去,但他一心向党,无私奉献的精神,却被无数的后人所铭记传唱,作为其无数精神继承者之中的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强军兴军的远大志向,不怕训练苦,多啃生活累,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一心向党,服务人民,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系国防科技大学8院)

上一篇:中国三字歌——连载三
下一篇:张全景: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