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建设 > 正文
划时代的发展宏图
——精准理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6-01-05 09:02:45 作者:段若鹏 来源: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

11.jpg 

段若鹏教授(资料照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及规划建议精神。五中全会及规划建议的精神,首要的主要的是两个字:发展。毫无疑问,发展是五中全会的主旋律,是规划建议的第一关键词。

一、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中的原话。20多年过去,这句话没有过时,而且永不过时、永存魅力。但今天这句话有了新的涵义。

1、奋斗目标是硬道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分两步走,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届时还会加上“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定性一步,是实实在在的硬道理。

2、新的目标要求是硬道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硬道理,将其细化具体化的新的目标要求更是实实在在的硬道理。

·“双中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双翻番”: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双迈进”: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双普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

·“双脱贫”: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双显著”: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双更加”: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新的目标要求靠科学发展才能落实,没有科学的发展,发展就会落空。

1、一切从实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不能脱离国内外环境,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客观形势趋势,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作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表的身份没有变,即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也不会变;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走向平衡;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继续集中力量和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2、在已取得成就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不是无米之炊,必须依托现有物质条件。现有物质条件既是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力量,又是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底气和信心。

今天的中国已不同于解放前的旧中国,一穷二白、积弱落后,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共同贫困、普遍落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发展,主要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过“十二五”以来的新的重大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上了一个又一个大台阶,我国成就举世瞩目,变化翻天覆地,面貌焕然一新,科学发展的物质条件愈益雄厚。

·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三、紧紧扭住发展短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决胜阶段能否取胜,收官规划能否收官,科学发展能否落实,不取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板,而取决于能否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攻坚克难,在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总的说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严重,主要是

·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

·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

·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法治意识有待增强,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

2、特别说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突出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建成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四、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我国发展一方面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面对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的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艰巨任务,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本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培育发展新动力;

·拓展发展新空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产业新体系;

·构建发展新体制;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2、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3、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筑守生态安全屏障。

4、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5、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成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低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就业创业;

·缩小收入差距;

·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预示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新的目标要求一定能够实现。

五、继续发展改革“双重奏”

我国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已融为一体。发展每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为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改革两手抓、两手硬、两手同时发力,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是发展也是改革,是发展改革“两重奏”。发展是五中全会的主旋律,改革也是五中全会的主旋律。发展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第一关键词,改革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并列第一关键词。

五中全会及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关系我国发展改革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指导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发展理念,也是指导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最新改革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发展改革“两重奏”,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增强改革创新精神,提高改革行动能力,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推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依靠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

六、继续发展改革稳定“三重奏”

我国走到今天,不仅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融为一体,而且发展改革和稳定高度融合、融为一体。发展和改革每前进一步就需要稳定前进一步,稳定不断加强为发展和改革提供持续有力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改革稳定相伴同行、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从未犯颠覆性错误,党心民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从未出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实践和事实证明,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和改革,越是发展和改革,就越是要保持和加强稳定。

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发展改革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是发展改革,也是稳定,是发展改革稳定“三重奏”。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保持稳定加强稳定。第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和改革;第二,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管发展、党管改革、党管稳定。增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最大的稳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水平和能力,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这是最大的稳定。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副总编)

 

上一篇:高新民:重构政治生态
下一篇:党校事业的定盘星——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侧记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