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中医传承创新战略的先行者
2016-03-07 09:22:42 作者:万慧 张德众 来源:《科技中国》杂志

日前,《科技中国》去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采访王忠研究员,当记者推门而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了其办公室大半空间的堆积成山的新书。王忠正埋头在这“书山”后面的桌子上办公。

时至今日,王忠已在医学天地中奋战了30余载春秋,成绩斐然。

21.JPG

2009年8月6日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据了解,王忠本科学习的是中医内科学,硕士研习的是针灸学,博士则专攻临床药理学,这几个阶段的跨学科学习,开阔了他的医学视野,也为其打下了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

博士毕业后,王忠先是去了中科院下属的成都地奥制药有限公司,从事中药新药临床和技术研究。2001,他进入西苑医院实验中心工作,并有幸参与了我国中医领域第一个“973项目”——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006年,王忠被调入现在工作的地方,从事临床实验研究。

“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借助一些现代科学思维和技术方法,致力于具有中药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王忠说。

除了在国内开展了一些前沿学科问题的研究,王忠及他的团队在国际学术界也非常活跃。他们在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富有创见性的论文,受到国际同行关注。2009年,王忠还曾远渡重洋,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学习;2013年,应邀参加了在业内极富影响力的、由《Cell》杂志出版社等组织的在克罗地亚召开的Exciting biologies——Biologies of boundaries研讨会……

赴西方学习先进的新药研发思维和技术方法,深入开展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为王忠启用现代医学理念、技术手段“关照”传统中医,推进中医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互助,推动传统中医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王忠表示,让西医接受中医,进而使中医的科学性得到现代医学认可,某种程度上需要用西方现代医学的学科逻辑去认知、解释传统中医,去推进这一“说服”过程。

 

首创方剂组学 (Fangjimoics)构建未来联合治疗的框架

王忠表示,我国目前对中医的研究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个致力于传承,一个致力于创新,事实上这二者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他形象地将中医的传承创新比喻为中医发展的两条腿,认为传承是中医发展的根基,创新是其向前发展的源动力,中医若要迈开步伐,二者缺一不可。

22.jpg

2011年3月13日在孟河医派发源地。

沿着传承创新的思路,在王永炎院士指导下,王忠2011年创造性地在国际上《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首先提出了“方剂组学”的概念,探索用现代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方法阐释与发展传统中医,同年即被《Nature》专刊引用。其与自己的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Drug Discover Today》、《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等SCI收录的国际著名科技期刊上先后发表数十篇论文,也被广泛引用。

方剂在中医领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指的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很早就已使用单味药物来治疗疾病,后来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开始将几种药物配合熬制汤液,也就是最早的方剂。方剂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血脉延续起到过巨大作用,但发展到今天,其科学性受到了质疑。运用现代组学技术对其科学性进行系统的分析、证明,对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

王忠提出“方剂组学”这一新方向,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据了解,方剂组学是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新型中药复方研究模式,是将中医方剂转化为临床药物的转化医学策略。

“组学分析和定量优化模式已用于将各种反应与跟疾病表型有关的生物路径相结合。方剂组学致力于寻求可通过在偏离靶点和正中靶点效应上保持平衡的多种靶点、行动模式及生物路径采取行动的无数兼容组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可控数组式设计疗法,从而与较少的强有力的元素相结合,这些元素联合起来,相比它们当中任何单一元素都更有效,而且副作用更低。”方剂组学的成功提出和引起的热烈反响,激起了王忠进一步的研究热情。随后,他在2个国际期刊(《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上组织专刊分别介绍了血管疾病和方剂组学的结合治疗,以及方剂组学在中医药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据其介绍,这些文章阐明了东西方医学在治疗血管疾病时的不同之处,并介绍了方剂组学治疗的意义。专刊的出版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有助于人类加深对血管疾病机制的了解,并研发出更好的个性化结合治疗方案来治疗这类疾病。

让王忠和同事们倍感欣慰的是,以前国际上不认可中医,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这种进步极大地鼓舞了中医学者。

 

模块药理学(Modular Pharmacology)在药物靶点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合部位即药物靶点。在以往的药物研究中,人类采取的是单靶点研究模式,但随着医学研究和科学认识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单一靶点药物治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王忠说。

正如现代医学对癌症的研究所发现的,单靶点抑制剂只能阻断一种信号通路,癌细胞可通过其他通路进行补救或逃逸,甚至激活其他肿瘤基因的快速扩增,最终导致肺癌复发、转移,治疗失败。

据此,王忠等在国际药物发现的著名期刊《Drug Discover Today》上率先提出了模块化靶点研究模式。他们引入多靶点治疗思路,并将靶点和靶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模块”视野导入其中,形成了模块药理学。2013年即被国际药理学与治疗学著名期刊《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引用。

如今,在网络药理学中,模块设计的研究,对于揭示药物作用和疾病结果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研究过程中,王忠与研究团队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模块结构分析及催生新模块结构的一些规律,探讨了这些研究是如何促进全球在基因组水平上对交互结构组织的认识,目的是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树立新的范例。

王忠介绍说,多靶点药物及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导致人们用系统学方法研究系统药理学、系统化学、网络药理学、多向药理学、靶点多向药理学等相关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通过对基因组、蛋白质组等信息与代谢数据的整合,去设计能有效治愈复杂疾病的多靶点药物,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多组分方法、复合方剂、系统病理学、高通量筛选和数据集成等方法最近也已被采用,并成功用于哮喘和癌症的治疗实践。

现在模块化已成为创建疾病网络和药物靶点网络的一条基本概念,被学术界接受,并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王忠表示,理解“揭示和优化多靶向药物网络模块组织的机制”,应视为解构复杂疾病的关键步骤。它也是结合疗法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极其活跃的领域。

模块药理学为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发现,开启了一个新的视窗和研究路径。

 

《医案学》的问世拓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

“一人七月间病热,日夜炎炎不解。医用杏仁、薄荷、芩、连之类解肌退热,数服不愈,病经旬日。——摘自《友渔斋医话》

因时制宜治疗疾病,为本案之道。实际在强调医生临床诊疗,既要不失人情,还要善于问情,更要顺喜怒,和居处,顺四时,方能为医,否则治之无功。”(这段文字出自王忠撰写的《医案学》一书)

在对中医病历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王忠等首次在国内外提出“医案学”概念,对中医以往的研究内容、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凝练升华,并将医案上升到学科高度加以研究。

医案即在对临床事实真实记录的基础上,分析中医诊疗过程,总结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或误诊误治的教训,提炼医家的学术特色并有所发挥的叙议结合文本。中医医家自古讲求“医者,意也”,医家常把自己所得“医之意”著书于案。因此,医案是医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在《医案学》一书中,王忠对医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基础医案的分类与书写规范、医案的研究方法、评价和运用。在当前信息时代,对数据的保留、存储至关重要。在《医案学》一书中,他详细探讨了历代医案数据库的构建问题、医案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同时,列举了古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医案选析,展示了医案的价值。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发展的两个核心支撑点。传承是基础、是核心,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创新是动力、是源泉,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研究医案,为接通古今,实现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架起了一座桥梁。”王忠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专家王永炎曾为王忠《医案学》一书作序,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肯定,“在东学西学兼收并蓄、中西医融通  共进的今天,系统地整理历代医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深入地解析医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多维地回归中医临床思维方式与个体化诊疗特色,不仅对中医药的学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而且将有利于融合东西方对生命认知的智慧,推动统一的新医药学理论框架形成。”

王忠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希望能通过创作《医案学》一书,使医案的概念变得更加明确,在医学界得到更广泛认同。同时,他表示标准规范是学科成熟度的体现,在保留医案的思辨特点基础上,应对其进行格式、内容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化整理,这将是现代医案学研究发展的基础工作。

现代医案研究的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忠表示,《医案学》一书正是希望在此基础上,将中医医案研究的方法和医家学术思想及经验加以完善和升华,以期为基于中医原创思维特征的现代临床研究和防病治病能力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王忠——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探索者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