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学》节选七:医案学的价值
2016-03-17 15:27:44 作者:王忠 来源:《医案学》

21.jpg

作者按:浩翰之中医医案,承载了无数医家救人活命之术,蕴涵着多维的儒释道精髓,演奏出无穷的中医意象思维奇艺的华章。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今天,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医案之学显然富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医案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

医案不单纯是中医治病的原始记录。更为重要的是医案中保存着大量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是祖国医学的一份宝贵遗产。正是由于医案的存在,才能使历代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以流传至今。也正是由于这些医案的存在,得使后世医家从中受到启发,开阔思路,总结提高。近代先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医案是历代医家在临证过程中学术思想的体现,是承载医理的宝贵资源,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整理研究、开发利用古今医案文献,是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医案的研究,不断总结前人经验,探求其学术思想,更深层次地挖掘隐藏在大量医案背后的诊治规律,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听鸿说:“医书虽众,不出二议,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医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医案保存了古今名医灵悟变通之巧思,切实疗效之记录,有经验有教训,从正反两面为中医学保存了丰富的临床资料,是与中医理论著作同等重要的医学遗产,故恽铁樵说:“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疗效乃事实,故选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

2. 中医医案是中医治学的真凭实据

秦伯未先生曰:“梁任公氏曰‘治学重在真凭实据’。夫中医之医案皆依据病理,而治疗之成绩,亦中医价值之真凭实据也。”科研最重实验之数据,中医最重临床实效。医案是医家将辩证施治的关键之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的。比如有认为同治皇帝死于梅毒者,而查阅《清宫医案研究》,仔细阅读皇帝脉案,从同治十三年十月十日至十二月初五日医案记录证实:同治皇帝从发热、出痘、灌浆、化脓、痘毒内陷直至死亡,太医处方亦完全符合天花初、中、末治疗规律,可以证实同治皇帝确实死于天花。从而澄清百年以来的各种猜测,可见医案提供治学的真凭实据。

3. 中医医案是名家医验结晶,与理论相得益彰

周学海说:“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秦伯未说:“合病理与治疗于一,而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言,为后世法者,其唯医案。”可见先贤是把医案作为医生领悟医理,在临床反复锤炼,融会贯通而得到的医验结晶看待的。近代所谓“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医学冠吴中”的孟河医学流派,开创了医学史上“平淡出神奇”的治疗大法,而许多经验也都在医案之中。

二、医案的价值体现

1. 医案蕴藏着祖国医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历代积累的医案数量相当可观。中医医案是历代先贤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从先秦两汉伊始,迄今数千年,医案记载越来越多。据统计,从有医案记载开始至清代末年,累积医案达2万余则,清末至近代,名医医案亦是数以万计。从清代中叶至清末,医案专著就有150多部。仅《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两书,就收集清以前名医佳案8000则。有许多临床大家,他们毕生忙于诊务,无暇著述。他们的临床经验,多由其门人及后学搜集整理为医案书籍出版,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这是中医治学的真凭实据。这些医案凝结了医家十分宝贵的心血,是其临床经验的结晶和理论思维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清代名医何鸿舫的一页处方,东瀛人愿以高价收存。从某种意义上说,医案比中医理论性著作的价值更大。因此,有学者认为“读书不如读案”。

2.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最真实的记录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医师在医疗实践中,实施辨证论治过程的文字记录,其中既包含了临床医师对生活于特定时空环境中的具体患者所患具体病证的客观描述,主要记录着患者的生活习性、病情、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同时,又是医师在临床诊疗中,应用中医学术理论展开临床思维,并采取相应对策的书面反映,是中医师思维方法的具体体现。因此,中医医案是来自临床的实践和经验的记录。中医医案容量大,意义广,从而备受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中医医案数量丰繁,形式多样,为了能够通过医案更好地继承先贤之旨,光大学术思想,历代医家很重视对中医医案研究方法的探讨。

3.提升中医理论,探讨临证思维

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于广泛的临证经验的收集、整理和总结之上,而医案是最客观的临床记录。当代著名中医邓铁涛也指出:中医药学之发展,不是依靠实验室之实验研究,主要靠在中医系统理论指导下,反复进行临床研究,而医案就是临床研究的资料或总结报告。中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从临床经验中积累的海量信息,通过整合及分析而形成学术观点,产生学术思想,继而衍生出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理论,理论又通过实践的验证,逐步加以丰富和完善,这是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绝不可以忽视医案的作用。如《续名医类案》提出很多理论性的问题,如因湿致消的理论,肝气厥而致泄痢的原理,伤燥致痢的病机等;或总结出独具匠心的治则,如治目当如治民( 如曹参之治齐),治齿当如治军( 如商殃之治秦);目赤肿痛,不惟降火,还有活血、治痰之法;或一改传统五行观念的束缚,提出鼻塞治心,耳聋治肺;或根据真中风与类中风的关系提出真伤寒与类伤寒的联系与差别,等等,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同时,医案中也存在大量的对个案医理的探讨,很多医案中都详细记载了医生诊疗中的思维方法,无论正确与失误,无论是一家之言,还是多方会诊的结果,都是医生运用理论进行临床研究与探索的轨迹,从中可以提炼、提升新理论或方法。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医案中汲取新的营养,为中医发展寻找一条新路或提供更多的启示。

4.医案是中医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

中医医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汇集医者中医理论知识、中医诊断方法、中药、方剂学、中医临床学、中医思维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于一身,是医者中医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临床结晶。中医医案多系理法方药俱备,每一案例可视为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的范例。学习医案最明显的好处,就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学习某一方面的单一内容,而是把中医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通过学习医案可使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5.医案是中医科研工作不可缺乏的重要临床资料

医案是医者临床思维高度浓缩概括,是医学智慧曝光实录。其源于临床,来自实践。撰者根据患者就诊时具体的社会、自然、心理环境及时收集四诊资料合参分析,把辨证思维过程中直觉感性认识与相关理法方药的正负效应及疾病转归过程中多变量调控进行总结、归纳,并予真实全面的记载。从某种意义上说,医案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医史文献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和广泛的原始素材、思路和方法,是中医科研工作不可缺乏的重要临床资料。

 

 

上一篇:《医案学》节选六:医案学的临证思维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医案学》节选八:医案的分类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