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化自信
2017-07-19 08:58:36 作者:张宝通 来源: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

11.jpg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强大了,文化就会自信。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划了两条红线,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这些年走过的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模式,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能树立起来。广义的文化,不仅涵盖狭义的文化,还涵盖发展文化、体制文化、政治文化等,实际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了,也就对中国文化自信了。

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比较落后,当时要发展经济什么优势都没有。资金没有优势,我们穷,要招商引资。技术没有优势,我们落后,要引进先进技术。人才没有优势,我们缺少国际化人才,要大量派留学生出国去学习。管理没有优势,我们没有现代企业制度,更谈不上现代管理。土地和资源也没有优势,过去我们讲中国地大物博,但是用13亿人一除,人均耕地、人均资源都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了。就是说,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六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土地、资源)上都没有优势,以哪个为本都不行。

没有优势靠什么发展呢?其实中国有一个优势,就是人。过去我们没有认识,把她当包袱了。当时解决不好吃饭问题,迫使国家实行了极端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小孩。后来我们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家庭承包,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粮食一下子多的吃不了。但是解了吃饭问题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靠人均一两亩地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接着我们实行了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了短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资源,把它们和13亿人结合起来,发展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使闲置的劳动力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把“人口包袱”转化成最大的优势,让中国成了世界加工厂。有人把这些年中国的发展的原因简单地概括为“人口红利”,是不恰当的。改革开放前没有计划生育,印度人口比我国年轻,“人口红利”不是更大吗”?为什么没有发展得更快呢?是因为中国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把过剩的人口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走出了一条依靠人民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现在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开始丧失了,产业需要从低端迈向中高端,需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创新发展并不否定以人为本,恰恰相反,创新发展是要人来完成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可以集中国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只要全民的素质提高了,创新的能量就会爆发出来。既能产生大批的大国工匠,又可涌现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中国的人口优势就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都是国家战略,“创新发展”与“以人为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提升关系、融合关系。以人为本是基础,创新发展是方向。离开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就没有了源头和产业基础。只有“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才能保证中国中高速发展,使产业迈向中高端,才能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模式。

二、“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进行了三项重大改革。一是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实行了家庭承包,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粮食一下子多的吃不了。二是给企业放权让利,放开了价格,增强了企业活力,商品一下子多的不得了。三是放开了所有制,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经济一下子活的不得了。这三项改革是根本性改革,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照搬西方的体制,没有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那样否定政府的作用,而是改进和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形成了“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中国特色的体制模式。

“市场经济+政府推动”有两只手,既有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还有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两只手比一只手强,一只手是残疾人,两只手是健全人。中国改革开放形成了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企业竞争很有活力,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个是政治市场,县和县在竞争,市和市在竞争,省和省在竞争,开发区和开发区在竞争,国家还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动力是外国没有的,是中国的特色,她对经济的推动有时候比市场还要大。因此,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外国望尘莫及的,外国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往往是错误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政府对经济推动的动力有多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

东西方体制的渊源不同。西方体制源于希腊民主,在奴隶社会就是民主体制,政府不干预经济,到了近现代把她完善了,形成了目前的体制,经济发展主要靠看不见的市场手。中国体制源于秦制,政府一开始就是推动经济的。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推动的计划经济,曾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要拿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这在秦制的发源地陕西看得最清楚。改革开放我们引进了西方最好的东西市场经济,但又没有放弃中国的传统政府推动经济的体制,而是改进和完善了它,形成了"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这种体制有两个动力、两个轮子、两只手,西方体制只有一个动力、一个轮子、一只手。两个动力、两个轮子、两只手肯定比一个动力、一个轮子、一只手要好。因此,中国经济比欧美经济发展得好,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已被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实践所证明。

三、“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

民主是世界潮流,但民主的形式不是划一的。西方民主是建立在工商社会基础上的,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人权民主,实现的形式是一人一票的选举民主。东方社会也有东方社会的民主。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历史上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政治体制是集权的,因为只有集权社会才能稳定。在集权体制下其实也有民主的因素。“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的政治学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真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一种“人本民主”的思想。“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政权兴衰,“人本民主”的实现形式就是倾听民意,也就是“民意民主”。这种以“人本民主”为基础的“民意民主”,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的民主。

但是,这种“民意民主”在农业社会渠道不畅通,因而导致了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使民意表达有了正式的渠道。但是在工业社会,由于种种技术手段的限制,还难以达到直接表达民意的程度。互联网的出现,使“民意民主”找到了直接表达的渠道,进入信息社会才使“民意民主”得到实现。现在,人们可以依托移动互联网,利用自媒体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可以随时听到民意。这种“互联网民主”可以说是最现代、最先进的民主,是24小时的民主,是直接民主。西方的选举民主是定期民主、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选举完了以后完全由政客在那儿操控。中华民族有关心国家大事的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发达的互联网为推进“民意民主”立下了历史性功劳,“互联网民主”是实现“民意民主”最现代、最先进的形式,我们应当将“互联网民主”纳入到民主体制改革之中。

互联网为网民表达民意提供了自由空间,但是网民表达民意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界限。“互联网民主”是有秩序的法制民主,是共产党领导的民主。网民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表达民意,但是不能直接参政,参政有宪法规定的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因而社会乱不了。这种“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既充分体现了“民意民主”,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决策的高效。辛亥革命照搬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导致国家分裂,军阀混战,一个泱泱大国被小日本欺负,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互联网民主+共产领导”的政治模式,是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体制,是保证和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体制。“互联网民主”使“共产党领导”更加贴近人民,把“民意民主”从“以人为本”推进到“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应当把“互联网民主+共产领导”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使人民民主体制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让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体制屹立于世界民主之林。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模式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但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好作用,必须与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相结合,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其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世俗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和外国全民信教的宗教文化不同,中国老百姓认的是现实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主义,中国儒家文化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近代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也主张“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所以,在欧洲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下了根,从欧洲发源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起来了。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央实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其延续几千年而从未中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但由于其产生于农业社会,进入工商社会后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我们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就必须使其现代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比如“仁、义、礼、智、信”是传统社会的道德准则,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但必须给予新的解释和表述,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现代化才行。如仁爱、正义、礼貌、理智、诚信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吻合了。现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穿汉服,讲“国学”,背《三字经》,简单照搬,就有些食古不化了。传统文化要走出历史,走向现代,与时俱进,古为今用,才有生命力。只有使传统文化现代化,适应现代社会,年轻人才会接受,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才能显现出来。建议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程之后,再启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工程,使中华文化融入当代社会,深入到年轻人的心中,并走向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文化复兴,综合国力包括文化软实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会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统文化融入为一体,传统文化现代化会使中华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会形成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的成就,不仅证明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政府推动” 的体制模式、“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的力量,而且还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模式的力量。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对西方文化全盘接受,是因为当时中国落后,西方先进。历史上中国曾经引领世界几千年,我们只是从鸦片战争才开始落后的,现在又重新崛起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也会复兴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华文化会重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上一篇:今天如何吟唱古典诗词
下一篇:《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理论标志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