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突破得新生
2017-02-22 12:45:16 作者:程柏华 来源: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和百联集团在上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两大商业领军企业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全业态融合创新等六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多场景的新消费体验,这消息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并在社会产生极大反响。

曾几何时,阿里巴巴依靠电商崛起,迅速抢占网络资源,仅仅几年时间,便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上千亿市值的商业帝国,其旗下的天猫淘宝,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线上销售平台;而其创立的支付宝消费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站在时代前沿的马云,在四年之前,同房地产大亨王健林进行了著名的“亿元赌注”,宣称“10 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 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然而,仅仅四年之后,马云便不再提及当年的那场亿元豪赌,转而俯下身子,重新同线下实体把酒言欢,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笔者愿从政策措施,线下线上的当今情势,阿里巴巴的战略等多方面对其进行浅析,望大家有所启迪。

1、政策措施,本轮合作的指向标

在去年的双11节上,淘宝网络交易额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07亿元人民币,也正是在这个无数人狂欢购物的节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实体零售补短板、增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跨界融合,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通过融合协同构建零售新格局。《意见》整体思想与“新零售”概念不谋而合。

而就在今年的1月8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017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一份文件,被总理称为国务院下发给各部门的“督战书”。在这份文件当中,总理强调,要用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的蓬勃力量,推动传统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更好适应经济转型,从而提高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并指明了对“网店”“快递”这些新经济要有效监管,但不能“管死”。可以说,国务院的表态便将中央对于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导原则已经十分清晰的表达,实际上,也正是在这一大政方针的指导与引领之下,阿里巴巴等线上公司才如此迅速的投入到与实体零售业的联姻当中。

2、产业发展面临十字路口

除去政策的指导以外,阿里巴巴等线上公司,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开始遇到自己的发展瓶颈,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2016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5亿元,增长25.6%,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2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个百分点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12.6%,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但是,报告也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网络零售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网络在线市场逐渐饱和,竞争也在逐步加剧,在德勤中国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16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近五成的受访企业表示,不断加剧的同类竞争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而另外一方面,传统的零售业却在经历前些年的低谷之后迅速恢复,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传统零售业态增速总体回升,但内部业态发展有所分化。据测算,2016年,包括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在内的传统零售业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8%,增速比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中的专业店和专卖店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4和3.9个百分点。传统的回归为合作提供支撑,业界的分化,则为互相竞争激烈的网络巨头们寻找线下合作对象提供了可能,故在此市场大环境下,线上线下的合作,成为了双方共赢的必然选择。

3、立足一二线,抢占三四线

目前,整体来说,网络电商在一二线城市拥有雄厚的资本与良好的设施基础,但我国三四线城市对于消费的需求却比一二线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7年版中国县域电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认为,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县域(即“亿元淘宝县”)超过350个,其中位于中西部的超过120个, 服务类消费成为消费新增点。2015年与2014年相比,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网购服务类消费增速是实物类消费的1.46倍,其中增长最快的三种服务类消费分别是餐饮服务、通信服务和旅游服务。而移动购物成为第一选择。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消费者移动购物比例超过60%,首次超过电脑购物,2013年这个比例不到15%。2015年,移动购物比例最高的100个县,有95个在西部,3个在中部,其中西藏38个、陕西和四川各14个。这些数据,实际上反映出三四线城市旺盛的购买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另一方面,淘宝虽在2012年左右便着手开始对于三四线城市进行布局,然而,其布局效果实际上并不很理想,因而,淘宝一方面在2016年大量买入苏宁股票,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希望借用苏宁在三四线的实体营销能力提振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加紧促成自己的实体合作伙伴的寻找速度,而结果便是当今的百联。可以说,抢占市场,才是阿里如今一系列举动的最根本的目的。

4、改变,源于需求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的选择是线上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必然反映,实际上,这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一种缩影,不仅是阿里,1月16日京东同美的签署的合作协议,万达的网上商城的建立,这些大型企业的合作或事业的拓展,均说明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商业乃至产业的变革。这一变革如同一根杠杆,一边是国家与政府,另一头是人民的需求,而企业则只是顺应市场不断变化,而不断成长的一种媒介与渠道。

然而,政府作为杠杆的一头,其指导措施永远是晚于市场新事物出现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政府的指导,更多的是由市场,或者说是消费群体的口味选择而变动的。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过去,传统的 B2C 模式将海量的商品信息展示给消费者,并通过跳过中间供应商而来压缩成本,并以低价,丰富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这种模式曾在很长时间里面让线下零售尝尽苦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网络线上消费成本因竞争与快递业发展而优势不再,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之时,线下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高质量商品便成为消费者的最终选择,这也造就了近年我国的线下实体店逐渐复苏的情况发生。

我们也应当看到,线下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体验,而线上则可以使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二者在当今中国,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故联合,便成为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佳选择。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线上与线下的联合只是刚刚入门,其中深层次的矛盾仍未得到根除,未来也一定会遇到多重发展问题,但至少这代表了我国经济为突破经济寒冬而做出了坚决的努力,我们虽不能预测未来的情况,但就现阶段而言,这或许是市场企业最佳选择。

(作者单位系国防科技大学8院)

上一篇:配套文件纷纷出台 改革试点全面推开
下一篇:尹家绪:春天里,创新正当时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