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海安)仓储物流项目开工 为我国冷链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2019-03-06 15:50:36 作者:聂长慧 来源:中国食品报

211.jpg

2 月28 日,美丽的江苏省海安市,迎来了中冷(海安)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开工奠基庆典。中冷(海安)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的成立,对加快江苏省冷链物流布局和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平抑物价,国家食品进出口结算、农副产品检验检疫储藏与管理、食品进出口贸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产业、国家指定的其他物资储备与管理。

中冷(海安)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专业从事农副产品、国家调配物资储备和交易的大型国有企业。现拥有4000 余名专业职工队伍,年产值970 亿元,实现利税93.2 亿元。截止到2018 年12 月31 日,中冷集团共计布局139 个点位,签约了73 个,资金到位58 个,已经开工建设58 个。

中冷仓储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该公司计划至2025 年,完成5400 万吨的仓储能力、冷藏运输车56280 辆、5000 组铁路冷藏集装箱,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地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化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在旗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普遍实现冷链服务全程可视、可追溯,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至2035 年,实现全国布局总量9800 万吨战略物资储备,配备20 万辆冷藏运输车。

另外,该公司还计划,到2020 年布局建设3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 年,布局建设15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GDP 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到2035 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结合“十纵十横” 交通运输通道和国内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该公司计划选择127 个具备一定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212 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41 个陆港、30 个港口、23 个空港、47 个生产服务、55 个商贸服务与16 个陆上边境口岸国家物流枢纽。

中冷(海安)仓储物流有限公司项目,则是冷链物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库及南北物资调配库。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00 亩左右,规划总吨位约100 万吨,总投资约50 亿元人民币,分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为50万吨,建设周期12 个月,设备安装周期6 个月。其中冷冻低温库40 万吨、常温库10 万吨,预计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总投资约为50 亿元人民币。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后,每10 万吨贸易量,将为地方经济贡献税收8000 万元。在此经济指标基础上,运营税收每年可达9 亿—12.8 亿元。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冷链物流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呈现出千帆竞进、群雄逐鹿的局面。但在体量、规模和效益上,这些冷链企业还无法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对比美国,表面上看,冷链物流似乎没有中国风生水起,企业数量也没有中国多,但作为冷链发源地,其冷链企业早已达到了超强度规模,周边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已经成龙配套,竞争优势显而易见。

纵观国内冷链物流,尚存一些突出问题,首先,国内90%的冷链企业是区域性的,难以形成拳头;其次,形式单一,难以形成规模。目前,这两个问题是制约我国冷链事业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导致具有国际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和巨头企业的缺失。中冷仓储物流集团正视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国际间冷链物流仓储发展趋势发展,尤其是围绕美、日进行追赶,缩小差距,并实现弯道超车。

中冷仓储物流集团之所以选择在海安市投资,不仅是看中了这里雄厚的农副业基础,更是看中了这里明显的区位资源优势、潜在的市场空间、良好的投资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光等多方因素。中冷仓储物流集团将以海安项目为契机,聚焦农产品产地的“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寻求和探讨适合当地民情、社情的社会经济,创新合作新空间,着力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该公司表示,将弘扬“以质量为生命,以科技为龙头,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企业精神,分析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共谋新发展,为发展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而努力。

上一篇:中冷集团:踏响出发足音,担起扛鼎重任
下一篇:最后一页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