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016-08-04 12:35:43 作者:王立民 来源:中华英才海外版

12.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教授 王立民

【编者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三年多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于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排除各种干扰,切实承担起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民教授撰写的学术论文《习近平总书记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对于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发挥积极作用。王立民教授现已完成三十余万字的阶段性成果,专著也即将推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博大精深,本刊摘登了作者原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精华部分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形势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发展规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接地气、听民声、治贪腐、扬国威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党员干部队伍风清气正,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呈现新气象、新景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总书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的具体实践并彰显了高超的哲学智慧。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独特的语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也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了中国。总书记倡导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在指引并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奋发有为、阔步前进。总书记思想深邃,逻辑缜密,在新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赢得了国内外普遍赞誉,其治国理政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截至今年二月中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三十次集体学习。首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五点要求,即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要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要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了四次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主题,总书记强调“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高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着全面、系统、深刻的研究。总书记带领着一个有5000多年传统、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保了政通人和,凝聚了磅礴之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让世界读懂中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魅力。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回忆同习近平主席的几次接触时说“他是一位很有哲学深度的人,他全面地思考问题”,“他对自己的政策充满信心,并强有力地执行”,同时“他是一位很有决断力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2015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对美国、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了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手笔、大举措。这些万众瞩目的外交活动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震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共鸣,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2015年11月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越文版在越南首都河内出版发行,这必将对越南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发挥积极意义。随后在新加坡展现的“习马会”,实现了两岸领导人跨越66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表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胆识。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外交活动中泰然自信、气度非凡,展示了大国元首风范和责任大国的形象。

 

上篇  书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篇章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以哲学家的战略眼光观察世界大势,以开阔的视野和远见卓识来统揽全局,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风采,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回首四十年前,毛泽东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两个大国的政治家在北京中南海菊香斋毛泽东书房破冰之旅的会面,毛泽东竟然是一句“我们只谈哲学,哲学谈好了,其他问题就解决了”。哲学思维促成了“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缓和,建交遂成定局,《上海公报》正式签字,中美在隔绝了二十多年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构成了国际新格局。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哲学智慧和宽广的胸襟精辟地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可以概括为“哲学十论”。

一论:世界物质统一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一)敬畏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之江新语》在谈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时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环境的治理,可以说是总书记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当下全国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大气雾霾治理,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作出明确指示。(二)认清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基本国情的客观认识和把握,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认清客观实际,才不至于出现超越阶段、超越现实而急于求成的倾向,不至于出现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做法。(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呢?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四)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主动权说到底就是主导权,即占有有利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后又强调“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等等。

二论:意识能动反映论。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一)意识能动作用有时十分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握“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准确、有序推进改革时指出“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等,这些说的正是要掌握好“度”。(三)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说得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形象表述。

三论:矛盾动力论。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一)直面矛盾认清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到底还是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三严三实”之“创业要实”时就强调要勇于直面矛盾。(二)牢固树立全局观。矛盾常常不是独立出现,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矛盾错综复杂,因此要厘清矛盾,就是要有全局观念,就是要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观照全局”。(三)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对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强调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指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四论:辩证思维论。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一)战略思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提出就是基于战略思维。(二)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要“辩证施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辩证法;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等都体现了辩证思维。(三)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后又多次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等。(四)历史思维。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当前放在历史长河中看待,同时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解决当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常常看到恰如其分的古诗词引用。(五)底线思维。根据客观实际设定最低标准,不突破最低标准,争取更好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底线思维”、“提高底线思维能力”等,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五论:实践第一论。把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实践出真知。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早在陕北当知青时就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通过闽东九县的调查,思考“弱鸟如何先飞”;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形成了“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的论断。(二)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调查研究、摸清实情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总书记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面对复杂问题,不仅能够提出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而且推动开创性实践,深刻而系统、具体而全面。(三)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出发来强调知行合一,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既有逻辑基础,又有实践意义,做到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创新,多次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陕西、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工作中,一系列创新举措带动地区发展,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力量。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六论:社会存在决定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提出和实施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一)经济发展强调与发展阶段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有着清醒的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定,正是建立在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实际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上。“十三五”规划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规划。(二)民主政治强调与基本国情相适宜。民主政治建设有个发展过程,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制度都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坦言“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就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及发展基层民主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意见。(三)文化建设强调反映时代核心价值。文化是事业能够持久的最有力支撑,建设文化强国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四)社会治理强调不断创新。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着力点,让改革红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多次强调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走出社会治理新路子”、“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等等。(五)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着眼长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绿色生产就是要激发“生态生产力”,推进“科技生态化”,增加“生态附加值”,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六)党的建设强调要全面从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教训,字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并提,从而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七论:两对矛盾整体论。有效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整体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一)整体把握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决定着其他社会矛盾,也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面貌,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作用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强调指出要把这两对基本矛盾整体来观察来把握。(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三)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两对矛盾运动变化的需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瓶颈”现象,这种现象制约了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相协调,避免因不协调不适应而出现互为掣肘现象。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个方面,因此要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进行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起最终决定作用的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这是趋势也是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也在不断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是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八论:社会生产力制约论。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一)发展是解决我国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解决当前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棘手问题以及各种痼疾顽症,只能靠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从“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这种反作用的巨大力量。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三)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系统全面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仅仅限制在单个领域、单个方面、单个层次、单个角度等等,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各项改革之间是关联的,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兵作战,这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往往能够产生和促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显著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四)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牵引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上层建筑不适应,解决的办法就是改革,因为改革能够激活生产力这一最为活跃最为革命的因素。改革带来发展,通过发展,来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继而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好地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九论:人民群众主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一)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人民不断探索、推进的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等同样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二)尊重历史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历史、现实与未来是相通的,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有过精彩的论述: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等等。(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掷地有声,这一承诺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在实现好和维护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是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看到发展、看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四)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推动发展。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人民拥护和支持是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就能保持信心、坚定信念、恪守信仰。

十论:价值统一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总书记强调要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二)劳动创造价值,尊崇劳动实现价值。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也实现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三)坚定价值统一的信心信念。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观改造永远没有完成时”。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个人自信,让价值在创新中升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最佳统一。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希望工人阶级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四)用哲学智慧引领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出国家主席后,总书记又多次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举措“四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中篇  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创立的,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发展,已经成为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抓紧抓实抓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治国理政、夙夜在公、贡献智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特点、新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既是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系统提炼,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当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经济的成长方式完全颠覆了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具体而有效的实践,可概括为“政治经济学五新”。

一新:完善五大发展理念。理念是理论的源头,是贯穿理论始终的灵魂,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也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可以说“十三五”规划就是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进行谋篇布局的,也是这五大发展理念展开的。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专门就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尊重规律的表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势而为,是发展阶段必然,是发展规律使然。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五大发展理念是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理念。简而言之,创新是动力,协调是内在要求,绿色是必要条件,开放是大势所趋,共享是目标结果。

二新:适应、把握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形势有着精准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系统阐释了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发展机遇以及伴随的矛盾和问题。主要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四个方面新的发展机遇,即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将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在新常态下,展现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告诫:把经济新常态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如果看不到甚至不愿承认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仍然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高速发展,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就跟不上形势了。用老办法,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这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深刻警示。面对新常态,不必措手不及,要以平常心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主动把握新常态,这样才能在战略上占有优势地位。新常态下的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发展趋势和要求,才能在战略谋划上引领新常态。

三新:系统阐释五大政策支柱。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这是首次系统阐释了五大政策支柱。五大政策支柱的提出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早在两年前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又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加强研判,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随后召开的多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要“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等等。“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通过调控可有效实现宏观目标。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就是为了避免过度的赤字和发债,避免过度投放货币而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宏观政策的“稳”来促进改革的“进”,实现稳中求进。“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抓住产业政策,也就抓住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产业政策往往有指挥棒作用,产业政策方向如何定位,决定了产业结构。因此,产业政策必须精准,要扶持什么、控制什么清晰明确,才能切实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企业发展和劳动者工作都要充满活力,调动其积极性,建立比较灵活的机制,鼓励技术进步创新,同时要开拓新的市场,创办新的企业,减少劳动者参与工作的障碍,鼓励创新与创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改革政策关系长远、关系重大利益,既要制定要实,又要落到实处,不是隔靴搔痒、欲言又止,也不是水过地皮湿。“改革政策要实”还体现在重点突破和有序推进上,要把握战略重点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社会政策要托底”也表明低保与养老的重要性,扶贫攻坚,既要精准扶贫,又要保证他们稳定生活。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情况下,政府要拿出更多的财政力度来确保公共服务。

四新:实施“一带一路”宏大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有关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向哪里发展的理论,是关系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的重大规划和谋略。面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新的战略性观点和论断,其中最引世人注目的是“一带一路”宏大发展战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作主旨演讲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早在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习近平主席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因为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随后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同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举行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牵引两国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合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还要积极探讨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继续全面对外开放,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各国在发展机遇上的共创共享。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已经成为架起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成为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

五新:凝聚五大发展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调控方式,精准发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对于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习近平总书记态度坚定明确,“我们认识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在不断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新动力、新引擎,凝聚了发展新共识。(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随后又强调要“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三)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这三个国际国内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关联的。(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相互协调。对这新四化,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时也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此后又多次强调“我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等等。(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否则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由此来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近13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十三五”期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农业依然处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键。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下篇  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空想社会主义自1516年产生至今整整五百年,站在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潮流之端,回首过去,我们见证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了科学,从一个国家探索发展到多个国家的实践,其间有成功也有挫折,有艰辛的探索和不懈地追求,也有短暂的徘徊和迷惘四顾,正如奔腾不息的河流,既然已经启航,任何阻挡都如同过眼云烟,唯有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才能达到彼岸。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要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之难,并多次强调“道路就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而这里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深刻而智慧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面对跌宕起伏的五百年社会主义潮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阔步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概括为“社会主义五大论断”。

一大论断:把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为了让新进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更准确、全面地领会十八大精神,中央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思想按时间顺序和历史发展进程,共划分为六个时间段进行分析,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六个阶段既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把握和科学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论断: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短短六十二个字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任务、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等诸多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接力奋斗,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三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的首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进行了阐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必须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等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强调,这些都是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出发来治国理政,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而又与时俱进的,因此要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民族、时代等方面的特色和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个自信”、“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正是源于实践、源于人民、源于中国发展实际,也都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出发进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

四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架构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相应的理论体系、制度等,将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道路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制度符合国情体现优势。

五大论断: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重申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了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摸清扶贫实情,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摆脱贫困》一书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摆脱贫困”,并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了阐释,如“使广大群众从中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脱贫致富的主导力量。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力量,以不断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上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下启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王立民教授。曾兼任大学副校长、博士后导师,长期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工作,后转任直辖市区委书记、金融公司董事长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从哲学视野对效能问题长期研究后撰写的学术专著《效能论》被选入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上一篇:卫兴华:坚守马列主义 替老百姓说话
下一篇:激发返乡创业“源动力” 助推宜居幸福港南建设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