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格力,让“中国智造”加速奔跑
本刊专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017-05-01 22:00:25 作者:姜丹 来源:中华英才海外版

引题:从最基层的销售人员做到如今一家企业的“掌舵者”,一路走来董明珠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也许只有她自己最为清楚,而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以诚信为本的坚定信念、不畏困难的坚守初心以及敢想敢做的奋斗人生。

110.jpg

两年后,再一次在全国“两会”广东省代表团驻地见到董明珠时,她依旧一如既往地干练与从容。当然,相同的还有她紧张又繁忙的行程。可短短半小时的接触,她又让记者看到这位已站在中国制造业顶端的女战士对未来“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的势在必行。

之前,绝大多数媒体喜欢用“桃花过处寸草不生”来定义董明珠霸道女总裁的形象,而从女性视角以及与之交谈中发现,其并非如传闻般强势,反而会让人觉得在她像男人那样有着坚定执着的信念背后依然透着女性的智慧与温柔。

就如同硬币的两面性。“霸道”与“温柔”的交缠旋转中,她只是经常以“霸道”那面示人。说一不二是她工作中“霸道”的表现,而事实上,她的强势语气以及疾言厉色并不针对任何一个人,只是为了将事情办得更有效率。

所以,也就不要奇怪,这位“商界铁娘子”其实最推崇的女性是《血疑》里的山口百惠——“被保护的、纯真的、乐于帮助别人的”。这一点在董明珠身上多多少少也能看到点儿影子,可她对外界表现出来的样子却仍然是生硬的原则性以及强势的姿态。也许,在她看来,所需要的保护不能假手于他人,只能来自于自己。

之前二十多年,格力一直致力于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探索时,格力依旧只深耕空调单一产品线。而近些年格力的“多元化”渐渐浮出水面时,她又再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上。手机、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一个个涉足项目看起来似乎与主专业空调没有一丁点儿关系,甚至“背道而驰”,可在其公开发表的言论中还是能找出这些项目“有限相关性”的蛛丝马迹:“我最希望给大家未来一个智能家庭的服务,当你走出去开的是格力的汽车,打着格力的手机,遥控着家里的温度,到家就有舒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这就是我们给你的社会,给所有人带来的生活的改变。”虽然饱受质疑,可在董明珠看来,格力电器未来是一个多元化企业,包括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模具、空调和生活电器都在范围之内。

111.jpg

格力致力于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作为市场里的佼佼者,产品端的“学霸”,上千亿元的市值中凝聚得是几十年如一日对中国制造的执着。也许,对董明珠而言,未来的“中国智造”更要承载着实业兴国、国货崛起的重任。

实业,中国的民族“脊梁”

近三年,董明珠的身影在民众的视线中很是活跃。

成为格力代言人,在荧幕上分别与“地产大亨”王健林和“电商新贵”刘强东“对话”,与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十亿对赌”后“动真格”自行研发格力手机,而过去一年,“涨工资”以及进军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又让其贴上“网红”标签。

对于这个标签,董明珠的反应超乎了很多人想象,因为她觉得“挺好”,“本来没那么多人知道格力,现在知道的人更多”。当然,即便成为“网红”其所要面临的问题一个也不会少,以至于她还要像战士一般立于“潮头”面对大风大浪:银隆的收购计划遭遇波折、卸任格力集团的董事长、“野蛮”资本出其不意地举牌入侵,她所做的依然还是用执著和铁腕毅然处之。当然,最终斡旋的结果是:她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入主银隆,扣门的“野蛮人”落荒而逃。

112.jpg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策划的《为中国实业代言》活动仪式在京启动,以董明珠等为首的20位中国实业领袖齐聚一堂,为中国实业代言

113.jpg

201639日,格力“大松电饭煲万人体验行动”发布会在京举办

114.jpg

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中董明珠与现场嘉宾携手发布“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宣言”

其实,不难理解,面对不怀好意的收购者,董明珠这份“霸气”出自对制造业尤其是格力电器的热爱。“谁投资并不重要,关键你不要成为制造业的罪人,不能破坏制造业的发展,强取豪夺,(利益)装进自己的口袋,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她看来,“所有人都应牢牢记住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国人一言一行都应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尤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如果没有了实体经济,仅仅用金融这样一个杠杆来搞发展,对中国来讲,我认为是灾难性的。”

即便在金融危机之后,多数资金流向更有利可图的房地产、股市,但董明珠却不为所动,她对实业的执著是出于一份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她宁愿被人理解成偏执,也要捍卫“实业兴国”价值观,并为之拼搏。“我觉得我们要有吃亏精神”,董明珠说,在很多人放弃实体经济,欢呼雀跃进入虚拟经济的时候,格力甘于做利润少,富有挑战的事情,“这才是工业精神、商业精神。”

或许,只有看透了人性和资本的贪婪,并用高度的道德自律和良知来指导实践,才可像董明珠这样超越实用做实用之事。

其实,早在“野蛮人”敲门的十几天前董明珠才遇到不被理解、人生中最为“黑暗”的事件——格力收购银隆的议案被股东否决以及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格力电器的掌舵者,每一步发展董明珠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所以她才会有霸气的言论“我从不会犯错误。”——因为如果犯了错误,那将是致命性的。2015年,格力电器纳税150亿元,而过去两年格力给投资者分红也有180亿元,分红比例高达63.75%和72.00%,难怪她会在股东大会上大发雷霆对收购珠海银隆投反对票的股东拍桌子。

原以为事件到此就落下帷幕,然而故事转折发生在40天后。这一次董明珠拉着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杀了一个“回马枪”。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个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下属企业等5家企业、个人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错过银隆,格力将错过一个时代。”内心焦急的董明珠不能眼睁睁看着格力与银隆“失之交臂”,所以,她凭借个人力量又将两者拉回到谈判桌前。历经千回百转,最终格力和银隆还是以“牵手”成功结局。

115.jpg

董明珠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央视《对话》栏目

瞅准新能源汽车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义无反顾的压上全部身价,如此坚决和执著,也许,这就是董明珠成功的“要诀”。“永不言弃”是她的个性使然,只要她认准的事情就没有人能拉得住。就像有人评价:她杀气腾腾,她四处碰壁,她显得有些笨拙,却又无所畏惧。

其实,支撑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如此执著的恐怕不仅仅是情怀,还出自那份对社会的责任。就像她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之后在采访中所谈:“(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有人说董明珠是因为赌气,集团董事长给免了,如果我是这种小肚鸡肠,我早就不应该坐在这个位子上了,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是要有责任的。”

“就像收购银隆,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我可以放下,不用做也就意味着不会那么累。我可以用三年的时间把格力的利润翻一倍,已经是成功了,对一个企业来说已经尽力了。家电行业的利润是最薄的,而我们所交利税最多,给股民的分红也是最多的,我对哪方都有交代了。但这不是我的目标。”

董明珠坦言,格力最初更多考虑如何在市场上存活,即如何实现经营目标。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体量调整其责任。因此,格力会将企业发展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例如环境保护问题,既是百姓之痛,亦是国家之忧。

在她心中,每个中国企业的决策都应该与国家走向结合,“国家强大我们才强大,我们还在模仿阶段,而不是引领和创造”,就像格力的广告语:核心技术可以改变世界,“但要靠人才来掌握,只有人才能改变世界。所以,新能源汽车我一定要做”。

或许,这就是她的使命。

“环保”,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董明珠坦言,其实不是一开始就想做汽车,而是格力电器发展需要电池这一块。

就像股东们之所以对收购珠海银隆投出反对票,考虑得多是格力作为家电企业是否适合造车。前车之鉴诸如春兰、奥克斯,以及现在的乐视危机。而董明珠考虑得是,占有率无敌的格力电器增长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收购珠海银隆有助于发展储能设备,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其实,很明晰,董明珠看重的首先是钛酸锂电池,而非造车。因为格力电器早在几年前就研发出了光伏空调,近年来正在致力于建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管理系统,如若钛酸锂电池加入此系统,那就是“如虎添翼”。

“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光伏与储能设备结合,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在董明珠的规划中,“储能设备更重要。现在的备用电要用柴油机,如果能用上银隆的电池来储电,就可以做到节能环保。白天把新材料电池技术用于家庭储电,也可以大大降低家庭用电成本。而‘储能设备+光伏’,就可以摆脱城市供电。从安全角度和运营角度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同样看好新材料储能的还有王健林。所以,当董明珠一个电话打给他,他就立即拿出5个亿一同投资珠海银隆。当然,其中一方面出自这么多年他对董明珠的信任,而另一反面也源于对钛酸锂电池的看好,王健林在演讲中就曾表示“它的前途我倒不觉得在新能源汽车上,我觉得更多是在储能上。假设能够把技术商业化,这个公司市值就会翻倍。”

这个打动董明珠和王健林的钛酸锂电池究竟是何方“神圣”?据珠海银隆对外介绍,钛酸锂电池是锂电中寿命最长、安全最高的电池之一。论生命周期,普通锂离子电池约为1000—2000次循环,钛酸锂则是3万次循环,是前者的15倍。而且银隆新能源已掌握全球顶尖钛酸锂核心技术,攻克了业内公认的“五大问题”,实现6分钟快速充电、耐宽温、30年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等优良特性。“就是在高温60度,低温零下50度,这样的范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最起码银隆的电动车不会熄火。”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瑕、无懈可击的,钛酸锂电池也存在缺陷:能量密度偏低以及材料费用偏高,而这两个客观缺陷也导致了业界对珠海银隆的新能源技术持观望和质疑态度。所以,也就会有之前媒体曝出格力股东大会这样的“花絮”:股东们一直在说钛酸锂电池的缺陷,董明珠听后情绪激动:“没有哪个神经病会把钱白白扔掉……”

这很符合董明珠的语言“风格”,因为她就是如此笃信。好在,银隆没有让她失望。

日前,珠海银隆最新打造的一款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式公开亮相。这辆电动皮卡外观内饰各方面都很前卫,配备掀背式货箱,实用性比较不错。同时,这款电动皮卡采用了钛酸锂电池技术,支持快速充电,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上,并在传统新能源车充电难、续航短、电池寿命短等问题上有了巨大改进。

也许,就像很多媒体的标题一样,这一次,董明珠笑了。想必,魏银仓和格力的股东们也能松一口气了。

一辆汽车要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除去重要零部件,与格力能拉上“关系”的还有汽车空调。“汽车领域对空调的效率、效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会更高,这也是格力的优势,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就在今年春节,董明珠也确认了一项新计划:通过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2017年格力电器将正式进入汽车空调领域。

董明珠透露,格力一直都在研发汽车空调技术,2013年之后在汽车空调领域的申请量大福增加。但由于这个行业相对封闭,此前一直未能找到好的突破口。据悉,珠海银隆纯电动客车已进入全国数十座城市,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如果今年珠海银隆实现销售300亿元,生产3万辆汽车,那就意味着我们卖出3万台汽车空调。”

目前,格力已经拥有大量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车的专利。技术先行,这是格力的做派,也被外界解读为,格力正用另一种方式在电动汽车领域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实力。

“新能源汽车已经能让我们和其他国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了,它是创造性的改变,不是模仿性的改变,所以一样要坚持做下去。”董明珠认为,“企业的责任是要打造出世界最好的产品,让人们在新的环境下能够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是把别人的健康作为代价来开发产品,实现利盈利。产品本身就应该是环保的,否则都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再去搞环保,不是废话?”正如其所言,不因为有了空气净化器雾霾就没有了,雾霾反而越来越严重。所以企业要有一种责任和担当,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不破坏环境,不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发展。

所以,早在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授予董明珠“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宣传大使”这一荣誉称号。在她的理念中,格力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理想,“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舍得’现在的人都把‘得’放在前,从来不愿‘舍’,我就说,必须舍在先,得在后。”

格力,为“中国智造”代言

与董明珠接触会发现,其实她是个简单的人。

最爱吃的食物是青菜,最爱喝的饮料是白开水,最喜欢的锻炼方式是快走,就连上电视节目穿的裙子也是十几年前买的,她从不在生活琐事上浪费脑细胞,所思所想统统离不开工作,所以她会说“没有什么娱乐,也没有什么朋友。”如果用简单粗暴的词来概括她工作中所想最多的莫不是:产品以及创新。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在今年“两会”中提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等提案中也足以看出。

116.jpg

2014年,董明珠被联合国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宣传大使”

117.jpg

在几乎所有的场合,董明珠都会强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而专利是最好的证明和武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技术开发、人才培养,营销永远只是手段。即便是面对总理,董明珠也直截了当地表示:“总理,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问题,而是质量和技术问题!”这样的信念,让格力成为“利他”继而“利己”,从而又利国利民的标杆企业。“真正成功的制造业一定是能给社会、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让每个消费者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存在和力量。”

有人会说董明珠很“抠”,因为到现在为止,她出门都是一个人。很多人会觉得,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不能请两个人,帮着洗洗衣服都是好的。可在她看来,那就是浪费。

“要车票,要住宿,我在外面10天,就多10天的房租。难道我花不起吗?花得起!何况花的又不是我董明珠的钱。但我认为这是利。能为企业多挣一分钱的利,我们就都应该节约下来。你投资格力,千万不要跟我聊股价什么的。你应该聊这个企业能不能发展100年。应该研究这个东西,才真正有价值。”

就是如此纯粹。

所以,人们也就看到了这样“极端”现象:与董明珠对自己之“抠”相对的是格力的极致状态——投入巨资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科技,质量检测揉不得一粒沙子。

之前就有报道,格力的科研投入不是按“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几”来预算的,而是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按需分配”。“所以,我们的研发费用没有上限。”目前格力公司有6个研究院,570多个实验室,8000多名技术人员,拥有专利超过15000项,4年内3次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中国所有制造产业里面,不仅是我们家电行业,格力拥有的专利排在全国前10位,很多都是国际上领先的,也是国际上没有的。”在格力,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就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提出自己的建议,被公司采用的还可获得奖励。这些建议不一定完全“合理”,也不都是“很大”的创新,绝大部分都是“丁点儿”的改进,“比如发现一个螺钉没有太大作用可以取消,或者螺丝长了可以截短,都可以获得奖励”。

“可以说,目前格力代表的家用和商用空调企业,掌握了领先世界的核心技术。”这才是让董明珠底气十足的原由。

就在今年3月,她做客国内大火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时,就带去了格力最新研发的“净静”洗衣机以及晶弘“瞬冷冻”461冰箱,而这也是格力洗衣机首次对外亮相。

不得不说格力在现场展现出来的“黑科技”足以让现场所有人惊到“掉下巴”。当工作人员将三颗充满气的气球放进“净静”,并将转速开到1400转,洗衣机高速运转气球却安然无恙。与此同时,在“净静”的顶部竖直放置两根2H铅笔,铅笔“岿然不动”,“净静”洗衣机高转速下不伤衣、稳定无噪音的性能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更让人们惊奇的是晶弘冰箱的“大绝招”:瞬冷冻技术——-5℃不结冰。运用微粒子结冻技术,使瞬冷冻室达到过冷却状态,食物水分在-5℃不结冰,不破坏食物内部结构,可以实现有效保鲜。所以,现场就演示了经过晶弘瞬冷冻461冰箱冷冻24小时的水“流水成冰”、而对肉制品保持鲜嫩色泽同时也无需解冻,拿出后就可以轻松一刀切、樱桃能够在冰水中穿上晶莹剔透的“水晶衣”……这样像变魔术的瞬冷冻技术让现场观众大呼神奇。而晶弘冰箱也绝非仅仅只有这一个“绝活”,它还应用ECO节能科技,能够智能设计最适宜温度,私人定制节能环保方案。

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曾这样公开评论道:“比省钱更重要的是,董小姐很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牌传播模式:即便是最冰冷、最格式化的家电品牌,也可以进行人格化的背书。而且,制造者本身应该成为口碑传播的主角。”

的确,董明珠做到了。她与格力划等号。

而她也一直强调,是自主创新让格力电器从一个空调组装小厂成长成为千亿航母,从只生产空调转变为生产覆盖几乎所有电器产品、手机、工业制品、智能装备的多元化制造企业。“所以,格力电器一直坚持做‘引领型企业’而非‘跟随型’企业。”她从不认为买一个技术,能让一个企业成长壮大。“一个企业如果是一个小偷,它永远只能是小偷,不可能当领导,因为它没有多大的胸怀,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只能逐利而行。”难怪很多人见到质检系统的领导说的最多的是“放我们一马”,而董明珠则会底气十足地对他们说:“请把格力产品往死里整”。这就源于她坚定的信念:“中国制造业要真正把产品做好才能真正让大家支持国货”。

董明珠笃信科技改变生活,而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人服务。“我们确确实实是在用行动来把消费者当上帝的,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产品的质量,总是要创造出一些别人没有的,因为我们的创造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改变,这就是格力电器的文化”。

118.jpg

格力电器“双级变容压缩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被专家组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总理表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早在2012年,格力就宣布进军智能装备领域。就在今年3月4日格力的智能装备首发会上,董明珠表示,格力仅用四年时间,已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精密机床等100种自动化产品,格力跟国际上亦会有协同合作,她希望这种合作不是“仰视”而是“平视”。

而她也始终坚信:三年后格力电器靠智能装备、靠自主研发,一定会有一片蓝天!

制度,让员工更好发展

董明珠喜欢用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做比喻,她说格力提倡的是“共赢”文化,“只要愿意跟我们走的人我们一个都不会丢下。在这工作的每位员工都值得被尊重。他们并不仅仅为了干活赚钱,更是来创事业的。”

2012年“两会”,董明珠曾提交一份关于“如何让员工获得更好发展及健康心智”的提案。“优秀的人就会做出优秀的企业,就这么简单。所以人才是企业转型的关键。” 董明珠反对将人作为工具,反对血汗工厂。“我主张员工来了以后,把格力当作家,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让他们有安全感。”让董明珠颇为得意的是,格力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一切有了坐标,做事就会有准则,违反准则是不允许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她补充说:“我一直觉得中国的人情很成问题,它不是人之常情,更不是一种博大的情怀,而是小恩小惠的代名词,甚至是曲意迎合。我不欣赏这一套。真正的人情,应该是关心一个人的未来和成长,该严格时严格,该批评时批评,在别人确有需要时给予帮助。”

所以,去年董明珠给格力电器全体员工加薪1000元,“我给员工加薪1000块钱,别人说你为什么加了那么多,我怎么办?那你也应该加呀,明年我还加1000块钱,你又怎么办。员工们创造了财富,他们就应该有权利去拥有。”

尽管董明珠给员工加薪,但在她心里,真正的人才先有德、再看才,那些只为钱来,只为钱走的人,她一概不留。所以,格力的企业精神第一条就是“忠诚”。“忠诚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我听你的话,而是服从规则,忠诚于这个企业,实际上就是服从于大道、正道”。董明珠说,格力一般不引进所谓外来专家,而是走自主培养人才之路,将上升空间留给自己人。同时,招聘人员时,更青睐于应届毕业生。“从内心认同格力的企业文化,才算格力的人才。”董明珠说,格力用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任人唯亲,“不存在谁和谁关系好,就看你的能力、实力。”

所以她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当发现自己的亲哥哥做不应该做的事时,果断地阻止了他,为此和家人闹得很不愉快,但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决定。她掌舵格力多年,权力很大,却从来没有帮助亲人谋过私利。

从最基层的销售人员做到如今一家企业的“掌舵者”,一路走来董明珠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也许只有她自己最为清楚,而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以诚信为本的坚定信念、不畏困难的坚守初心以及敢想敢做的奋斗人生。

曾经在国外谈合作,经销商提出一个要求:“可不可以不贴Made inChina(中国制造)?”董明珠甩了一句:“我宁愿一台空调都不卖,也不会贴上泰国制造。”她也曾把广州市财政局告上法庭,指控投标过程被操作。而在格力自己广告的招标上,她第一轮就把某政府领导推荐的广告公司刷下来,“他连报价系统都不完善,凭什么来招标?”“我们做每件事都严格遵守法律,坚决不参与腐败。”有人质疑董明珠的“集权”管理,她回答:“什么集权式管理、分权式管理,我不认可这样的划分。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没有集权的能力,要这样的领导干什么?领导必须要明白在什么样条件下需要集权,在什么条件下需要分权,这点很重要。我更倡导的是企业的整个干部队伍建设,去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私分明、公开透明的环境。”

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很多,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给了董明珠“霸气”的标签。但是这份“霸气”在时下社会又显得如此珍贵。无畏者必先无私,无私者也必将无悔。董明珠说“只要无私,就不会犯错”,其中深意值得思考。

与董明珠交谈,你会感到她是一个正能量十足的人,所以,格力也坚决贯彻执行“阳光政策”、“阳光行为”。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但是董明珠说“人心为上”,一个自我规范的人和一个自我规范的企业必将赢得尊重,也让人相信这世道不尽是投机取巧、圆滑肤浅。在董明珠的字典里,除了诚信、创新、舍得、实业、市场等这些关键词以外,她还有一个四字箴言——“我为人人”,而所有的关键词也皆因这“我为人人”。

119.jpg

在格力讲堂中董明珠为员工传授提升中国造的“洪荒之力”

如今,董明珠最大的梦想莫不是“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也许就如同她为全体员工题写新年寄语《我们的梦想》那样:

《我们的梦想》

一个中国制造的梦想

一个蓝天白云的梦想

人有梦想,才有动力

人有梦想,才有干劲

人有梦想,此生才不会虚度

上一篇:王首诚:以善念诚信为国人打造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下一篇:金融创新要服务大众、服务实体经济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