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东大埔独特古民居“火船屋”
2014-04-09 11:20:23 作者:周涛 丘佳纳 蔡欣欣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在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有两座造型独特的古民居,人称火船屋。这两座古民居建在梓里村中溪流的两岸,一座面朝南,一座面朝北,呈顺水而下、逆流而上的态势。所以,当地人把两座火船屋称其为上下火船屋

上火船屋位于梓里村西片,其由早年旅居澳洲、印尼的华侨邓文健于1939年建设完成,于是又有健庐之称。健庐坐南朝北,为土木瓦房结构,进深36米,面宽10米,高两层共9.5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健庐的第五代孙媳妇罗小燕介绍,百岁老人昆瑶婆是建房者邓文健的儿媳妇,当初邓汉健想建两堂双横围龙屋。因为地皮的局限,就造了这座火船屋,而火船屋在印度尼西亚又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西装屋。其设计风格基本按照澳大利亚的建筑风格而定。据悉,当时屋主邓文健多年在印尼谋生,健庐是由其出资,委派其长子昆瑶回乡主持建造的。

船头设计精美绝伦、雕梁画栋,一楼墙面刻画八仙过海、仙鹤呈祥等尤有意蕴的彩图,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其以出入木门做正大门,显出些许古色古香的韵味。二楼厅堂则宛如船长驾驶室,坐在其间,前瞻视野十分开阔。楼面大门及窗户装饰别致,二层门楼由三个弧形拱顶组成,上塑5个葫芦,两边檐桷各有一狮,中间牌匾为八仙过海图像,其楼房样式中西合璧,华丽独特。华丽的健庐与屋前的池塘相辉映,如凯旋的巨轮,停泊码头。

健庐隔溪相对的下火船屋相互映衬。下火船屋位于村心东片祠堂下新街口,为原国民党热河省主席范汉杰的故居,故有杰庐之称。

杰庐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68平方米,建于1943年,为土木瓦房结构。其屋长31米,房宽11.9米,高两层共11.8米。该屋设计巧妙,按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火船形状设计建筑而成。楼房分为南大门和东大门。南门为船头,用砖混结构装饰为牌坊式门楼,分别由四根砖柱支撑,两根砖柱作拱梁形成井字形结构,分上下两层,中间各开一个弧形大门,两侧各一小拱门。柱子顶端用沙灰塑成葫芦状,非常典雅秀丽,颇有西方建筑风格,朝东大门亦由四柱三个拱门组成两层骑楼。

姨父范汉杰和他的二、三哥寄钱回家,由他母亲及妻子童绩华参照上火船屋的样式花了3年时间建设而成。范氏当时在当地算是大户人家,在村子里基本上没几间房屋有这样的规模。”64岁的范伟荣说。

据悉,杰庐1995年正式被列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到此参观。由于姨父范汉杰是原国民党中将,两三年前,他的12名老部下组成访问团专门到这里来看看这位老上级的故居。这些部下在当时已是退休老将军了,年龄都在七八十岁左右。范伟荣说,将军们看到这火船屋形状如此特别,都感叹老上级有一位贤内助,建起如此气派的房子。

 

责编:余良斌
 

上一篇:丹霞山上古山寨 林林总总古山寨神秘之地迎游客
下一篇:客家人的“粄食”情结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