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少数民族——畲族
2014-12-22 09:27:11 作者:编辑 来源:广东省情网
畲族先民是闽粤结合部山区的古老居民之一。隋唐之际,史籍称其为“峒蛮”、“蛮僚”,与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一并称呼。南宋文献出现“畲民”、“輋民”的记述,因其先民有刀耕火种的“畲田”习惯,并常在山上搭棚(即“輋”)聚居,畲族由此得名。畲族首领称“畲长”,上层官职称“畲官”。明代称“畲族”为“畲民”、“輋民”、畲瑶或輋瑶。清代文献中把畲族统称为“瑶人”或“苗瑶” 或“畲瑶”。对海丰、惠东、博罗、增城的畲民则以“山瑶”直呼。民国时期,畲族曾统称为瑶族,或为“苗夷”。畲、瑶两族的先民有亲缘关系。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定“畲” 为畲族的族称。
畲族的自称各地不尽相同。潮州、丰顺山区的畲民自“山子”、“山地人”或称“山里人”、“讲畲话的人”。海丰、惠东、博罗、增城则自称“山瑶”。东源、和平、龙川、连平、南雄、始兴、乳源等地畲族没有特定的自称,只自认为是“狗头王的裔孙”。
畲族主要分布在潮安和丰顺、饶平的凤凰山区,海丰、惠东的莲花山区,博罗、增城的罗浮山区,河源市郊区、龙川、和平、连平的九连山区,始兴、南雄的大庾山区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天井山等14个县的山区,另有少数人散居于其他市县。
畲族传统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主,聚族而居。居民多为同姓、同血缘的宗亲关系。每一村落族群都有族长或老大,主持族事。同宗族都设有祠堂,共同祭祀祖先和诸神,纂修族谱。在同一宗族内,以长幼次序分房分支,习称长房、二房、三房等,组成同一宗族不同房的几个层次的宗族组织。宗族血缘关系是维持内部团结的核心。姓氏以蓝、雷居多,盘、钟、来、黎姓为数较少。
畲族语言有两种。一种与汉语的客家方言很相近,另一种为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县极少数畲族使用的接近于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
历史上,畲族多实行族内婚,“盘、苗、雷、钟,男女自相嫁娶”,不得与庶民交婚。族内婚的婚规十分严格,本族同姓不婚,不同姓氏之间是互为婚姻的集团,故通婚范围非常狭小。民国以后,族内婚的习俗渐被解除,通婚范围开始变化,可与邻近的汉族通婚。现在,畲汉互婚已十分普遍。缔约婚姻以男方为主。青年男女,以歌为媒者有之,但仍需禀报各方双亲,明媒正娶。婚龄一般男为18~20岁,女为16~18岁。聘礼包括食盐、槟榔、木炭、茶叶等。
畲族多居于山区,居屋傍山而筑 。善狩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茶园等。粮食作物有水稻、旱作兼种。畲族人聚居的潮安县凤凰镇石坪村,以出产“中国奇种”乌龙茶而著称,通称凤凰茶。
畲族人民喜爱唱歌,内容丰富多彩,最为普遍传唱的是长篇叙事《高皇歌》(亦称《盘瓠王歌》)。歌中叙述盘瓠非凡身世及其经历业绩和民族起源。畲族民歌的唱腔、曲调均受各自居住地区汉族方言的影响,日渐地域化。居住在凤凰山区的畲族,民歌明显地受潮州方言的影响,丰顺县畲族民歌则受客家方言的影响。
畲族笃信盘瓠,并形成了自己的崇拜礼仪和信仰意识。相传潮州凤凰山是各地畲族的发源地,其始祖盘瓠即葬于此。畲族妇女将头饰为凤凰形式以纪念始祖。盘瓠崇拜在《图腾画卷》、《天山公据》、族谱、祠堂和祭祖活动中处处可见。由于历史上迁徙和居住地域不同以及受毗邻兄弟民族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各地对盘瓠的名称、崇拜方式都有差异,但崇拜意识却没有改变。
畲族普遍存在多神崇拜,既有祖先和与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各类保护神,亦有道教神,也有佛教菩萨以及民间信仰的诸神。
 
责任编辑:叶纪训

上一篇:广东少数民族——瑶族
下一篇:广东少数民族——满族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