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 亮眼的民生答卷
2017-02-13 13:34:29 作者:窦延文 来源:深圳特区报

留住蓝天白云,是百姓福祉所系;提供良好的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十余年如一日,深圳下大气力开展大气环境治理,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交出一份抢眼的成绩单。

2014-2016年深圳市空气质量连续3年实现全面达标。2016年,深圳在国内生产总值(GDP)较1998年增长12倍以上,机动车数量增长5倍以上,人口数量增加一倍以上的情况下,PM2.5浓度降到27微克/立方米,雾霾日从历史最高值187天减少至27天。

深圳市连续4年在全国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一,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双提升”。

今年,深圳大气环境治理再推出升级版,提出瞄准国际一流水准,以更严举措推动深圳大气环境质量与国际高标准接轨。

深圳大气治理的成绩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也受到国家环保部的充分肯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副部长赵英民分别对深圳大气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认为深圳为我国特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做出了榜样,要求环保部门总结推广深圳大气治理经验。

坚定不移清退落后产能

保障市民绿色福利,不仅关系到市民身体健康,更是关系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深圳把污染治理摆到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战略高度。

近十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环保实绩考核和治污考核将各项大气治理任务作为政府部门绩效和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不惜牺牲部分GDP,结合产业升级,坚决清退落后产能。

在政府财政补贴、土地置换等产业升级政策引导下,除火电外,水泥、造纸、平板玻璃、印染等环保部公布的其他重污染行业全部迁出了深圳地区,家具、印刷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也通过关停落后工艺、清洁生产改造实现了污染减排和产业升级。“十二五”期间,深圳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1.7万家。

同时深圳坚持优质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在大鹏LNG项目、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能源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2004年以来,累计每年减少重油使用量300万吨以上。

目前,深圳已形成了以电和LNG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5%以上。

深圳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竞争力提升、产业升级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铁腕开展大气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铁腕治理。

在落实国家“大气十条”和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基础上,深圳自我加压,勇于亮剑,出台《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深“40条”),以铁的手腕开展锅炉整治、淘汰黄标车、VOCs治理、船舶污染防治。

——将全市区域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深圳成为全国唯一全辖区禁燃高污染燃料的城市。累计淘汰、改造高污染锅炉1100多台,彻底淘汰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业用煤。不再新增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落实煤炭总量控制要求,停止了已取得国家发改委初审的滨海燃煤电厂项目。推进现役燃煤机组提前完成了超洁净排放改造,实现了煤炭的集中清洁利用。每年减排SO2超过4.5万吨,NOx超过2万吨。

——将全市范围划定为黄标车限行区,2013年以来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8.2万余辆。截至2016年,深圳累计推广新能源车6.7万辆以上,其中公交车9720余辆,公交领域新能源车数量居全球首位。计划到2017年底,全市1.5万辆公交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

——在完成全部加油站、油库及所属油罐车等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深圳以全面推广水性涂料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家具、建筑装饰装修、集装箱制造、汽车制造和维修等重点行业VOCs整治。每年减排VOCs7万吨以上,不仅减少了有机颗粒物污染,也使深圳臭氧浓度在珠三角城市中保持较低水平。

——在重点陆源污染治理基本完成后,深圳市2014年率先开展船舶污染治理,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鼓励靠港船舶通过使用岸电和低硫油减排大气污染物。2016年,深圳再出新规,从10月1日起强制靠泊深圳港的船舶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m/m 的燃油。截至2016年底,已有4450余艘次远洋船舶转用低硫燃油;已建成港口岸电设施泊位12个,可提供远洋船舶岸电供应泊位数全国最多。

加大投入科学精准治污

大气环境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必须科学施策,精准“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自2004年开始,深圳投入大量科研资金支持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PM2.5源解析、源清单编制等一系列大气科学研究,在对深圳市大气污染特征、主要来源以及重点治理领域有较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减排路线图。

深圳创新治理模式,先后发布了火电、家具、建筑涂料、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二十余项污染源治理的特区技术规范(地方排放标准)、技术指引或治理政策指南,确保了重点行业治理措施切实可行,加快了深圳重点行业大气环境治理进程。

市委市政府将“蓝天工程”作为十二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3年共投资63.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21亿元,实施14项重点大气治理工程及补贴重点企业治理改造项目210个。

此外,深圳市政府还注重引导社会企业与公众积极参与大气环境治理。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上,深圳还利用深港、深莞惠城市合作机制,主动推进区域协同治理,收到明显成效。

大气质量与国际高标准接轨

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特大型城市中率先全面达标,为大型城市达标提供了经验、树立了信心。

成绩面前,深圳没有止步。

2016年,深圳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局执行局前局长Catherine Witherspoon等10位国内外大气领域权威专家,就深圳空气质量达标措施可行性把脉会诊,提出意见和建议。

今年2月6日,深圳召开市政府六届六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2017-2020年)》。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防治大气污染的部署,按照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要求,瞄准国际一流水准,以更严举措推动深圳大气环境质量向更高标准迈进,力争2020年PM2.5年均浓度小于25微克/立方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二阶段标准(欧盟标准),努力为全国城市空气治理提供有益经验、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深圳将重点开展柴油车污染控制,建设国家清洁柴油机行动计划示范城市;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实现公交车、出租车及叉车100%电动化;强制岸电使用比例,推动扩大珠三角海域船舶排放控制区范围;在涂装行业全面淘汰高挥发性涂料,开展VOC污染综合整治等;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

市人居环境委主任刘初汉表示,接下来,全市环保系统要大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尽早使大气环境质量向国际先进城市看齐,为东部地区及空气质量较好的大中城市率先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探索新的经验。

责任编辑:谢景春

上一篇:以高度政治自觉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