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佛生:解“毒”河鲀 “智”胜人生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生泰鱼庄负责人专访
2014-05-16 13:41:38 作者:魏波 责编:余良斌 来源:广东工作站

\ 

生泰鱼庄负责人廖佛生向广东工作站副站长叶纪训介绍河豚。


河鲀,广东人俗称“乖鱼”, 属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河鲀肌肉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含蛋白质甚高,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降低血压,治腰腿酸软,恢复精力等功能。常言道:“不吃河鲀,不知鱼味。”然而,河鲀有毒也是人们在享受美味之时,不免担心的。

但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生泰鱼庄负责人廖佛生,却有独家的河鲀“解毒”妙招,而他的这些独门“法宝”,也让他收获生活智慧,“智胜”人生。

 

法宝一:这里的河鲀无毒

2009年时,梅州当地的水产研究所从番禺引进了2000条河鲀,这是经过严格科学实验后证明无毒的河鲀品种。此时廖佛生是梅州地区有名的养殖大户,总养殖面积在10亩左右,于是他率先开始了试养河鲀。

虽然廖佛生养鱼多年,但是刚刚开始面对河鲀这个养殖新品种时,他还是有点不知“从何入手”,于是他开始四处“寻人求才”。廖佛生说:“刚开始养殖时,别人当然是不太信任的。我就每次做好后自己先吃,这样客人才能放心吃。”为了使河鲀在厨师的手上呈现最鲜美的味道,廖佛生决定要聘请最好的厨师,因为一贯的精益求精,他的生泰鱼庄开张以来大厨换了几个。现在的师傅是他从广东顺德聘请来的,刀工了得,烹饪河鲀更是经验丰富。

廖佛生目前河鲀的养殖数量在56万条之间,生泰鱼庄的生意也渐入正轨。他说自己只是想先亮出河鲀这个招牌,普及“这里河鲀无毒”这个常识,然后逐步打开市场,树立生泰鱼庄的品牌。“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我想河鲀饮食也应该属于一种饮食文化,我要发展这种饮食文化,从而发展壮大客家文化,甚至是中华民族的酒食文化。”朴素的言语中看得出一个客家人对自家文化的浓厚情感,他接着说,“而这个鱼庄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成为朋友们聚会的场所。大家想要吃河鲀,首先想起生泰鱼庄。”

 

法宝二:这里的河鲀“过冬”

目前,国内市场上河鲀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别较大。河鲀的价格因其年份长短而有所不同,年份越长,河鲀的肉质越鲜美,营养价值越高,因此价格也越高。然而,因为河鲀本身属于暖温带及热带鱼种,因此让河鲀“过冬”可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廖佛生做到了。

“河鲀是养殖年头越长越值钱,我这里的河鲀是可以‘过冬’的。”廖佛生充满自豪的说。然后他进行了“专业”的讲解:“河鲀过冬养殖温度需要在20摄氏度左右,不然水温太冷会被冻死。梅州这里属于山区,因此更要做好河鲀过冬准备,首先一点就是要搭建好温室。”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仅过冬这一项,他的河鲀养殖成本就要比市场上未过冬的河鲀高出几倍。廖佛生的河鲀目前在市场卖到200块钱一市斤,而这个价格高出其他河鲀10倍,“我敢卖到这个价格,自然有我的道理。”廖佛生自信的说。

 

法宝三:这里的河鲀最天然

对于自己的河鲀敢卖出如此“高价”,廖佛生很有信心,他认为最懂美食定要食鲜的广东人,一定知道哪里的河鲀最好。他说:“梅县这里山清水秀,很多人都到我们这里来休闲度假,河鲀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是最好的,而且我采用无污染的地下半自流水养殖。”

廖佛生的河鲀饲料配方也是他的“独门法宝”,除了河鲀专用饲料外,他还用鳗鱼饲料喂养河鲀。这些在纯天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河鲀,在拉到鱼庄后,还要进行“瘦身”,以便进一步的清洗干净,使其肉质更加紧实,食用口感嫩滑,味道鲜美。

生泰鱼庄除了经营河鲀外,也经营自种的特色农家菜,廖佛生说要真正的把“生泰”鱼庄做成“生态”鱼庄。在养殖河鲀方面,廖佛生不求速成,而这也是他在经营生意上的“制胜法宝”,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做,正是这样的“稳扎稳打”使他从最初的打工仔变成了梅州地区养殖业的带头人。

 

法宝四:市场蓝海 抓准时机

廖佛生十几岁时便出来打拼,1989年他做起水产养殖生意,1991年时主营四大家鱼养殖,1993年开始养殖水鱼最高产量达到10000多条。一切看似顺风顺水好像都在逐步走向正轨,然而1997年的一场洪水,却几乎冲走了廖佛生的一切。这场洪水让廖佛生损失300多万,这些钱在现在也不是个小数目,何况是二十年前。“当时也有想过不再养鱼,可是自己输不起,想要生存想要翻身就不得不养。”这个客家男人凭着自己的扎实肯干,终于再次迎来事业的巅峰。

经过这场教训以后,廖佛生开始改进养殖技术。此时的他选择了水库养殖,梅县地区水质好,加上养殖方法的不断改进,当时他每个水库的养殖产量都可达到40005000多斤,经过两年的发展,他在梅州地区的水库已经达到十几个。当时整个梅州市的罗非鱼市场供应几乎都是廖佛生“说了算”,“每天有20多辆车从我这里取货。”他说。

日子一长,跟风养殖的人开始多了起来,2006年随着交通环境的日益改善,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市场上罗非鱼价格开始大幅下跌,此时廖佛生已开始转产养起了鱼苗。2008年,廖佛生养殖场的鱼苗产量达到200多万斤,2009年他的养殖规模达到10亩。别人看到廖佛生养殖鱼苗赚了钱,便又开始跟起风来。但是此时他又敏锐的察觉到饲料成本上升,水质下降,于是他逐步放弃了鱼苗养殖,同时也预感到了转机的再次来临。

虽然廖佛生总是很谦虚的说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对市场的洞察力非常敏锐,时机把握之准之独到,超越许多MBA课程毕业的高材生。

 

法宝五:多元经营 步步为营

在水产养殖外,廖佛生同时做起了苗圃培育业,他说自己做这行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他的苗圃种植种类丰富,既有花木,也有果蔬。“当年我苗圃中的菠萝产量可以达到300多万斤哦。”自豪之情难以言表。现在生泰鱼庄食用的新鲜蔬菜,也是他自家种植的,目前种植面积达到几十亩。

谈到以后的发展,廖佛生说最实际的还是首先要把河鲀养殖好,两三年内可以在市场有一定的认可度,然后将生泰鱼庄的品牌推广到整个梅州。同时他还“不小心“透露出自己要进军房地产的想法。面对一二线城市楼市的“宏观调控”,廖佛生认为乡镇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他说:“未来梅州的旅游业肯定发展很快,我可以依托周边风景区发展丙村的商业地产,吸引游客来此购物。”廖佛生又一次看到了房地产业的商业蓝海,定位精准。

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不止一次的找过廖佛生,希望他可以录制拍摄《致富经》栏目,但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从当时的“低调”回避到现在的积极宣传,廖佛生在谈起这种转变时说道:“开始时自己想低调一点,因为我是白手起家,没背景没后台,希望低调。但是现在时代变了,需要自己积极的宣传报道,做出河鲀生泰鱼庄的品牌。”

廖佛生在经营生意方面非常有超前意识,他在大家还都想不到做,不敢做的时候,已开始做了;当大家都跟风进入时,他开始逐步退出,寻找新的市场空白点。同时,他做事很有耐心,不急于求成,他生意的制胜法宝也许就在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法宝六:珍惜健康 教子有方

廖佛生在生活作息方面很有规律,晚上十点准时睡觉,不抽烟少饮酒。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不是中国生意人所惯有的,廖佛生坦言:“前期的时候,谈生意肯定是要应酬的,但是2004年我到医院体检时,医生告诉我不能再饮酒了。”从此时开始,他知道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此后四年里他滴酒未沾,减少应酬。

有人奇怪他的名字中带有“佛”字,他说父母是在四十多岁时才有的他,这名字大概就带有“佛祖恩赐”的意思吧。而他也是在43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儿子。对待小儿子,他当然很爱,但是“不敢”溺爱。

中国的俗语“富不过三代”和现在并不算好听的“富二代”,让廖佛生深深的感觉到,只给孩子留下钱是没有用的,“反而是害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他要求孩子读好书,也许可以算是弥补他曾经的遗憾。“我一般不打孩子,首先是讲道理,道理不懂他也就根本不明白家长为什么要打他。”虽然孩子还小,但是廖佛生已经开始有意带着孩子接触一些生意上的事,他说:“起码我要让他知道,钱不是那么容易来的,是要经过辛苦才能赚来的。”

廖佛生的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只在名字后面印上“负责”二字,这也许大概代表了他一贯以来的做事态度,而河鲀又作为一种稍显“特殊”的食品,更需要它的经营者在它的加工方面用心、负责。在事业上,廖佛生解“毒”河鲀,在生活上他“智”胜人生。

上一篇: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方志敏》文学创作脚本集 第一集:开创苏区
下一篇: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方志敏》文学创作脚本集 第二集:红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