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论坛主旨发言:建设生态文明 维护国家安全
(2008年12月6日)
2014-09-17 09:41:26 作者:李蒙 来源: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民族兴盛和国家发展的依托。中华文明具有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悠久历史,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数亿人口的繁衍生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大一统国家,成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经济建设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已经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应该成为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我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121位。预计到2032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4.7亿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至1680立方米。按国际通用标准,人均水资源少于1700立方米的为用水紧张国家,由此可见,我国未来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同时,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南多北少,春旱夏涝,加之严重的水污染,致使一些地区水危机不断加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己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七大水系中,只有珠江、长江总体水质量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七大流域劣V类的水质占26%。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我国三分之二的湖泊水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尤以滇池、太湖、巢湖为重,巢湖水质为V类,太湖和滇池为劣V类。2007年5月,太湖流域发生了大规模的蓝藻爆发,500万无锡市民出现了饮水危机,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大、危害程度之深,均为太湖历史上所罕见。此外,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只有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
二是土地荒漠化趋势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稀缺。突出表现在人均耕地少,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2006年,我国耕地保有量为18.27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38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高产田仅占28%,中产田为40%,低产田为32%。同时,耕地退化严重,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宜耕后备土地资源为1.13亿亩,按60%的垦殖率计算,仅可开发耕地6700万亩,且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与资源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耕地减少速度较快。“十五”期间我国共减少耕地9240万亩,年均减幅达1848万亩。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目前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除气候原因外,近现代以来的人类活动是我国土地沙化的主要根源。过去五十年来,土地沙化速度在持续增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地沙化的速度为每年1560平方公里,八十年代上升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九十年代又上升到每年2640平方公里,九十年代末期跃升至每年3436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新世纪以来,土地沙化趋势出现了可喜变化,由每年的扩展转向减少,2000年至2004年的年均净减少1283平方公里。但是我国的沙化形势仍很严峻,全国沙化土地达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有30个省份的889个旗县分布有沙化土地,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我国草原退化速度加快,生产能力明显下降。受全球变暖、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利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近些年来,中国草原每年约减少150万公顷,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北方草原已向北退缩约200公里,向西退缩约100公里。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持续扩大,加剧了部分地区的贫困程度。
目前全国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蚀面积165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18%;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9.9%。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八十年代扩大至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北三省;九十年代又进一步扩展,每年因此而流失的土壤50多亿吨。水土流失已经对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是加剧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85%以上的贫困县位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我国湿地面积显著减少,加剧了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危害。湿地对自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但是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湿地面积减少了200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一半。我国许多湖泊因围湖造田、来水减少等原因而急剧萎缩。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减排压力巨大。我国目前处于污染高发期,环境质量总体较为低劣。2007年纳入监测的559座城市中,劣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四成左右。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近三分之一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劣于国家二级标准,颗粒物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新疆、甘肃、北京、陕西、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危害,500多个参与酸雨监测的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城市出现酸雨,三分之一的城市酸雨危害严重,其中浙江、重庆一些地区甚至到了逢雨必酸的地步。
2007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138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468万吨,比2006年 下降4.66%。虽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了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但其排放总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并大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其中化学需氧量超过环境容量72%,二氧化硫超过环境容量105%。此外,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己超过50亿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
四是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战略资源短缺严重。我国能源结构问题突出,优质能源短缺。我国化石能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58%,其中,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不足5%。自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07年已达到46%。自2003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明显加速,由过去每年递增1000万吨上升至每年递增2000万吨,2007年石油表观消费量已达到3.46亿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不断攀升,最高时达到每桶147美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冲击,不少地区出现了"油荒"。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石油的消费量还在迅速增加,产消矛盾将会更加加剧。有关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亿吨,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6.1亿吨。但是,国内可以供应的量却只有1.8亿~2亿吨,缺口达2.5亿~4.3亿吨。可以说,石油问题将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的一个核心问题。
综上所述,在构成生态环境的“水、土、气、矿”四个方面,我国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倘若处理不好,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障碍。
 
二、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如西北荒漠化、土地资源紧张就是在数百年的历史中逐渐累计而成的因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中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实际上是重蹈了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目前的环境治理的速度还远远赶不上污染增长和生态破坏的速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生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导致这一严重趋势尚未扭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科学发展观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出口为导向,片面追求GDP增长,甚至靠攫取资源赚钱、靠污染环境支付,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少地方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该治理的不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由于对环保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欠账越积越多。“十五”时期,国家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大都没有完成,“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治理项目仅完成65%,投资仅完成53%;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治理项目也只完成54%。一方面是经济增长指标层层加码,超额完成,另一方面是环境保护指标层层不落实,年年完不成。一些地方将科学发展观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建设,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经济指标一路飘升,环境质量每况愈下的局面。
二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十五”期间,仍然没有摆脱高代价换取高增长、高增长付出高风险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高代价表现为能源资源消耗过快、污染物排放量过大;高风险表现为安全和环境事故频发,事故造成的损害加大。从能源消费来看,“十五”期间原煤累计消费比“九五”增加了20亿吨,石油增加了近4亿吨,火电装机容量增加了2.7亿千瓦,能源需求弹性系数超过1。从原材料生产和消费来看,“十五”时期钢、有色金属、水泥、纸及纸浆等主要工业品的累计产量大多超过“八五”和“九五”纸盒,而这些产业都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过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环境污染就难以从根木上得到遏制。
三是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有的地方对治理无望的企业该关的不关,该停的不停,甚至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还有的地方环境执法受到阻碍,使一些园区和企业环境监管处于失控状态。据有关方面了解,山西省有近700家焦化企业,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到100家,建有污染治理设施且达标排放的仅有30多家。与此同时,环保部门监管能力还十分薄弱,环境监测体系不尽完备,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监控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一些基层环保部门人员不足,经费缺乏,执法手段欠缺,监测设备简陋。环境执法不严的问题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生态安全
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生态安全形势,我们必须从维护民族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并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改善生态环境的艰苦工作中去。为尽快实现目标,特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生态环境事关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后代子孙。因此,我们要像当年抓计划生育一样抓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可建立超出部委级别的“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委员会”。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重要政务来抓,要把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在一段时期内也应实行“一票否决制”,以期提高各级政府和官员的重视程度。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生态安全意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形成合力,不断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二)强化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职能
人大要加强和加快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工作,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政府在生态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增强全民生态安全意识
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把生态知识列为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提高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科学可靠的生态环境评估和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环境监管能力还很薄弱,环境监测体系还很不完善,环境统计制度也有较大缺陷,主要以人工统计而非仪器监测,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监测体系,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污染物排放情况。国家应加大投资,加快全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察水平,准确掌握我国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自己的环境家底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全面提升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监测水平的同时,应建立健全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制定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对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定期发布国家生态安全状况,让全社会及时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同时,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系统。
(五)改进投入方式,加大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环保的投入力度,确保环保投入到位。环保投入要继续发挥国债资金的主渠道作用,投资力度不能因国债发行规模的减少而减弱,相反,应进一步扩大。二是完善现有的污染处理收费机制。目前,全国尚有上百个城市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已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普遍存在收费标准低、征缴率低的问题。全国约有1/4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收费标准每立方米不足0.3元,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平均收费标准,逐步达到每立方米0.8元的水平,并将此作为国债支持的前提条件。燃煤电厂要解决老电厂的脱硫电价问题,尽快落实每度电价中包含有用于脱硫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的费用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快推进环境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单位的改制工作,鼓励社会资金、外资参与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推行环境公共设施的特许经营制度,通过招标确定特许经营的主体。同时,根据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低风险、长周期、大需求的投资特点,研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工具,如信托基金、企业债券、市政债券等。四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政策,完善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解决生态保护资金短缺问题。
(六)加强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对环保节能技术的投入,鼓励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战略问题研究,对未来可能成为重大国际焦点的炭排放等问题要组织力量及早研究。
(七)推动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我们要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工作中去,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经济,使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生态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避免盲目地攀指标、比速度,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当前,要抓住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节水、节能、节地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把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排放"转到"低消耗、低排放"上来。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资源再利用产业、绿色制造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倡导生态经济化,就是对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应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做大、做强生态产业。通过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真正体现资源供求关系、环境成本和稀缺程度,用价格杠杆来抑制资源需求、剌激生态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制度,在摸清各区域流域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确定该地区的排污总量,并确立初始排污权。对排污权的获得由过去的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探索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所得的排污权出让金统一用于污染治理。同时,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排污权交易,使企业从减排污染物中获利。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安全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进行整体设计,改革体制机制,扎扎实实的从每一个环节入手,经过全党、全民的长时期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水更绿,山川更壮美。
(作者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上一篇:第六届论坛主旨发言:科学建设城市 保障城市安全
下一篇:第八届论坛主旨发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推荐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