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玄:以“四为之志”“四观精神”诠释中国文化精髓
2014-12-05 10:25:10 作者:董玲 姜丹 来源:《中华英才》海外版

周易玄:原名廖彬宇。当代中国著名战略咨询管理顾问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战略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级国际性组织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执行秘书长。19岁起倡导四为精神,创建四为堂,并担任多家城市、企业战略管理顾问。帮助过上千家企业的发展,指导多个企业上市。同时亦为全国大型公益组织——春晖行动首席文化顾问。

22岁受聘为清华、人大等高校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化;

25岁受聘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兼职教授;

26岁任北京大学教育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副组长;

27岁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社会责任与中华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同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国学旨归》第一辑,分为《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千古易人》三部计两百余万字;

28岁自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转任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董玲摄。


\ 

24岁时在韩国讲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修身明德作为生命的核心价值。


\ 

新书揭幕现场。


\ 

与画家崔自默先生对话艺术与文化。


\ 



炯炯双目、圆圆脸庞、待人亲切、语调平和的周易玄,即便穿上西装,表情严肃地站在讲台上演讲,人们依然很难一下子把他同“国学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执行秘书长”、“ 当代中国著名战略咨询管理顾问专家”、“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战略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响亮的头衔联系起来。“他太年轻了”——这是第一次见到周易玄的人冲口而出的话语。

也难怪,今年28岁的他,看起来其实比实际年龄还要更年轻一些。然而当随着对他的了解,得知他19岁起倡导四为之志和四观精神,开始创建四为堂和四观书院;22岁受聘为清华、人大等高校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化;27岁出版学术专著《国学旨归》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名家学者热捧,我们对他的认识就会有颠覆性的转变,方知“国学少年”、“国学奇才”、“ 当代易学精英”等盛誉并非浪得虚名。

由于他身兼“国学”的厚重感和“85后”的时代感,一方面,很快拥有了自己强大的粉丝群,另一方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日隆。诚如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在周易玄所著《国学旨归》一书的跋里所说,“我预料到他必然有今日。他是一个喜欢分享和喜欢奉献的人。他要用他的身体力行,来感召更多的同龄人、少年人,一起去为往圣继绝学,敢于把重任担在肩上。”

周易玄说,“立志历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人的‘四为’之志,也就是北宋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把北京的居所命名为“四为堂”,这是东北五环外古色古香中式别墅群中的一个独立院落。“四为堂”几个大字被写上牌匾挂在小院门口正上方,大门两侧是一幅苍劲有力的对联:“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中正大公为生民立极”。

 

山因特立始成峰,人能独行方堪传

周易玄其实是他的笔名。当他还叫廖彬宇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梦见了“周易玄”这三个字,第二天起床就记了下来,从此更广为人知的是周易玄而不是廖彬宇。

真正接触《易经》是在11岁的时候,而渊源得早几年算起。6岁那年,一位游方老和尚到周易玄在贵州金沙的家里,送给他一部《金刚经》,让他祖母教他诵读。离开前,老和尚还给周易玄留下一句诗:“英雄到老皆信佛,未有圣贤不读书。”

其时周易玄已在父母影响下开始读唐诗,读了《金刚经》以后,越来越喜欢古文。几年下来阅读经典,发现很多书里都提到《易经》。

11岁那年,他从旧书摊上买到了一本《易经》,拿回家才发现这本书晦涩难懂,好多字都不认得。看不懂就查字典,查字典频率太高了,索性用背。

他用三个月时间背下整本《新华字典》。到后来,同桌随意报字给他,他能说出这个字的含义及页码,从此他在班上有了个外号——“活字典”。

“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有无穷的乐趣。”周易玄说,“一个人心强大了,物质物欲左右不了他。如果不强大,按我们俗话说‘人牵他不走,鬼牵他就走’。”

周易玄是个“特立独行”的少年。上初一时,老师讲《论语》“学而时习之”老师说,“习”是“温习”的意思。周易玄不同意,他认为,学习是知行合一, “习”应该是“践行”的意思。

他对教科书的很多内容有不同意见,不喜欢把知识都当成工具,也不喜欢从小被灌输竞争的观念。16岁的时候,他想退学,走一条自己的路,但遭到家里人极力反对。因此继续留在学校里,但心已很难留在课堂上,几乎把时间都花在阅读经典古籍上。

高二的时候,他又再次提出退学,这次谁都拦不住。

惜才的校长专门找他谈了一个下午,目的是希望他继续留在学校里,坚持到高考。在校长看来,虽然周易玄理科成绩不理想,但文科成绩全校最好,读个普通大学问题不大。

周易玄问校长:大学是甚么意思?

校长想了很久没有回答他。

周易玄说:“大学是大人君子之学。大学是要培养大人君子,培养有人格、有气节的人。”

周易玄又问校长:“教育的目的是甚么?”

校长回答:“要培养人才。”

周易玄反驳说:“错了,中国不需要人才,需要的是传承古圣先贤智慧和有理想要为后人树立典范的人。人才是工具,但人不是!成才了未必成人,但成人了一定成才!”

很多年以后,周易玄在网上看到龙永图与许嘉璐“论道”的对话视频。在对话里,龙永图说,“我们社会需要培养更多的精英和人才。”许嘉璐大手一挥:“错了,中国不需要人才和精英,需要的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孙!”

许嘉璐的话与自己当年的回答何其相似,听到这里,周易玄不禁潸然泪下。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培养人——圣贤哲

孟子云:“充实之谓美,美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周易玄说,有修为的人被分成“大美神圣”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美人,第二个阶段是大人,第三个阶段是圣人,第四个阶段是神人。

充实是指内心的充实,一个内心充实的人,就是知足的人。内心充实,就不会虚浮,也就不会浮躁。充实与空虚相对,内心空虚的人,就拼命攫取名利来填充,结果烦恼重重,同时也极为浮躁。那么内心是如何充实起来的呢?他认为就是“养浩然之气”,通过阅读经典、通过多做善事来充实内心。

美人的阶段产生了气质,大人的阶段产生了气场,圣人的阶段产生了气势,神人的阶段则形成了气象。这种气象,就是“大象无形”的表现。

周易玄谈到,中国文化是培养人的文化,中国文化历来都重视内圣的修养。内圣其实就是关于心性的教育、关于美德的教育。达到内圣修养的高度之后,就能达到与社会的高度和谐。说到小处,是成就个人这一个体;说到大处,就是对集体与国家的贡献。个人、集体、国家这三者,都能因为内圣修养而达到高度和谐。内圣是升华境界、促进修为、开阔心胸、启迪智慧。中国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所谓知,就是升华境界;所谓行,就是践行理论。知行合一,就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理论。换言之,就是用智慧来指导修为,又用修为来圆满智慧,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追求。实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人培养为有道德情操、有远大理想、有责任与担当的人。

没有道德情操与远大理想,没有责任与担当,这样的人在古代叫做“小人”。所谓小人,就是格局狭小的人。而中国文化,就是要把“小人”培养成“大人”的文化。

他进一步解释大字,“从大字的外形上,是一个人,加一横。人是顶天立地的形象,中间一横,就是担子。敢于把担子挑在肩上,有担当的人,才能为‘大’!”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奥妙,儒家叫做立志,佛家叫做发愿。让人立远大的志向,就不会被无聊的事情所牵绊,不会虚耗光阴,就能朝着这个远大的目标,步步前进。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取法乎上,而得乎其中;取法乎中,而得乎其下”。这就是中国文化,要打开人的格局,让人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人”,成为大格局的人!

俗一点说,甚么是大格局的人呢?就是心胸大的人,叫做大人;心胸小的人,叫做小人。

小人在古代并非骂人的话,只是相对中性意义的一种形容。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小人成长起来的。当小人成长为大人以后,回头看从前就会生出怜悯之心。当看到别人还是跟自己从前很像的时候,就想去帮助他成长为同我一样的人。这就是佛家讲的慈悲之心,儒家讲的仁者之心。这也正是传统文化中己达而达人的理念。

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与高度了,要让别人也达到这样的境界与高度。这个“达”字,不仅仅是世俗意义上物质层面的发达。

所以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视人文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就离不开每一个人。最终落实在一个“我”字上。

大人更进一步,就形成了圣人。圣字的繁写是“圣”。上面是耳和口,下面是王。这是甚么意思呢?周易玄说:“我写《干支哲学》时,有人反对,说西方哲学家譬如黑格尔,就认为中国本身并没有哲学。更何况天干地支,能形成甚么哲学?我就说,你说得对。就算中国没有哲学,这也没甚么大不了。中国有玄学,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哲学哩!我个人认为玄学是高于哲学的。玄学已经是智慧的圆满阶段,而哲学还处于探讨研究阶段。我这个干支哲学的说法,你也不要用西方哲学的概念来硬套,我这个干支哲学是究天人之际的人生哲学。哲学这个词语是日本人翻译过来的。日本人上千年来一直在学习中国,所以他深知西方人的所谓爱智之学只能是哲学。在中国传统中,有圣贤哲之说,圣人贤人都包含了哲人而同时又高于哲人。为何这样说?圣人是智慧、德行都已经圆满的,同时还有一个标志,圣人有宗庙。甚么是圣?耳朵在上就是听天之命,嘴巴在上就是传天之道。王在内就是内心充实饱满,无私无欲,自性光明。圣人还有一个标志,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能够千秋万代,没有时间障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哪些是圣人呢?西方的耶稣,东方的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这些都是圣人。圣人几千年上万年一出;次之的就是贤人。贤人的特征是智能和德行都相对圆满,弟子和再传弟子也不计其数,同时贤人也配享宗庙。比如邵雍、张载等人。圣贤哲这三者都有智慧,但圣人是圆满的智慧,贤人是相对圆满的智慧。哲人呢?上面一个折字,下面一个口字,是凭借一张嘴把人折服,这说明他口才好。这个折不仅是折服,还能把要说的话翻来覆去、折来折去地说,譬如自然辩证法。口才再好,只能说他聪明,有才能,聪明还不是智慧。圣人贤人都重于德行的实修上,圣人通过德行的实修使智慧圆满了,贤人通过德行的实修使智慧接近圆满了。而哲人还停留在思辨的层面上,智能和德行都远远不够,所以等而下之。圣人不世出,或数千年一出;贤人几百年一出,而哲人遍地都是。

那甚么是神人呢?西方的电影有超人的形象。超人在荧幕上的形象都有大慈悲,总在救人救物。我喜欢超人这个词语。所谓超人者,超越人性之谓。超越了人性,没有了人性中的恐惧、欲望和痛苦,这就是神人。神人无形无象,却又无处不在。譬如佛。佛字,一个人,一个弗。弗为人也。没有了人性超越了人性,这就是‘弗为人’的佛字!

佛家造一个‘佛’字,代表了智慧。但是又怕一般人把他当成普通的世俗意义的智慧。所以又造了般若、禅、觉等字词来解读‘佛’字。一个佛字,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德行’的大圆满。佛家有佛字,中国文化中也生造一个‘玄’字或者‘天’字来代表了‘智慧德行’的大圆满。

所以中国文化至少要培养五种人——神佛圣贤哲。儒家重点培养圣贤哲这三种,道家重点培养神仙一类,佛家就要培养佛菩萨。也是三个方面,也是三种境界。”

周易玄说:“圣人贤人哲人都是令人尊敬的。但是立志做圣贤是中国文化的第一要义。我们今天把孔老等人都称先哲,是不够准确的。或者我们已经不能明了圣贤到底是甚么了。以为先哲是尊称,张载则称为往圣。而圣贤哲以下,就不再论了。譬如今天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哲人敢和佛陀、老子、孔子并论。论智慧和德行,完全没有可比性。这就是圣人和哲人的究竟区别。”

最后他总结说:所以“儒”是需要你做人,“佛”是弗为人也。只有先成了人,才能成佛。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易经》,我国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之根。儒家奉《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康有为说:“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春秋末期《易传》对《易经》进行了注释及发挥。《易经》、《易传》合称《周易》。历代探索《周易》者甚多,从先秦至近代注释发挥《周易》之着达3000余部,对中国哲、史、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易经研究者已遍及世界各地,但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玄, 19岁撰述《周易唯象学》,据此阐释《周易》精髓,应重庆市国学书院邀请授课,引来一片哗然;20岁用《周易》思想汇通儒、道、佛诸家,提出知命、革命、复命的法则,用现代语言阐述古圣贤哲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成功”内涵重新定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21岁对天干地支深入研究,发现干支五行与人类社会、世间百态有密切对应关系,从而建立起《干支哲学》体系,其内容包括“干支人类社会学”、“干支人生规律学”、“干支人类生理学”、“干支人类心理学”四大体系;22岁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邀请,为清华大学EMBA及清华国学班开设《干支哲学》课程,重点讲授干支文化,被誉为中国当代第一国学少年”。

周易玄把中国文化比喻成一株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参天大树。种子是《易经》,他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如果说唯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经典,是《圣经》。那么唯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就是《易经》。《圣经》是信仰之学,《易经》则是智慧之学。从《易经》开始,生根发芽,树干就是儒释道。儒释道三家,从三个方面来成就一个人,儒家让人有责任有担当,让我们提得起;道家让人超脱超然,让我们放得下;佛家让人破除执着,不被假象所迷惑,让我们看得开。树皮就是中医,保护这株树木不受伤害,生命得以延续,犹如中医几千年来救死扶伤的精神;树枝是诸子百家思想;花丫果叶,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易经》是揭示天道的,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去研究天道变化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调节与指导自身的状态与生活,所以从“天文”进而发生了人文的关怀。于是人就要遵循天道,甚至要向天学习。人能向天学习,就是把自我放大为天一般大的格局。这就是司马迁所言的“究天人之际”,成天人之人。

向天学习,又叫做法象天地。《黄帝内经》里叫做“法于阴阳,合于数术”;老子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师法自然,就是向天地自然之道学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具备着“法”与“道”的追求:

譬如练字叫书法,舞剑叫剑法,弹琴有指法,用兵有兵法,这些是法天地自然之势;

又如下棋有棋道,燃香有香道,喝茶有茶道,插花有花道,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一切的行为来悟道、修道、证道。

这就是孔子所讲过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立志要求道。道是中国文化中的永恒追求与最高行为准则。他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要有最远大的抱负与追求。任何远大的抱负与追求,都不如求道。因为道是最为究竟彻底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都是艺,游于艺,就是通过对艺术的熏陶来达到对道的参悟。重点在一个“游”字上,说明不是以它为终极目标来追求,只是一种求道的手段。

 

四为之志、四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易玄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 无相堂”,来源于《金刚经》。他说他之所以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在他6岁那年,一位无名僧人送了一部《金刚经》给他。从此敲开了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的大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的书斋号就叫做“无相堂”了。

无相,是《金刚经》里的概念——“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周易玄说,最初他读《金刚经》,依然是毫不理解,但是越读,就越能去揣摩其中的含义。在十几岁时,他就有了一些感悟。

他说, 无我相,就是首先要破除我执。破除掉我执,才能破除掉贪嗔痴慢疑五毒。当一个没有了我执的人, 其实就是破除了小我,而大我也就立马出现了。这正是老子讲的“不自是,不自见,不自矜、不自伐。”凡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很高明,自己很正确,都是“固步自封”,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都不能打开自己的心胸,也就不能打开自己的格局,换言之,也就没有了包容性,没有了慈悲心,就永远不能进步,不能成长。只有破除一切的相,把自己放空,才能广泛吸收。这正是老子讲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所以中国文化很了不起,从一开始,就让我们破除对一切假象的执着,打开心胸。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正是陈亮的名言所说的:“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破了我相,还要破人相,有人我之相,就是二元对立。其实自他不二。只有破了人相,才能破除分别心,能够真正明白,利益别人也正是利益自己。

宇宙空间的多维属性令人类对宇宙事物的认知境界呈现不同层次。对宇宙、自然、社会、生命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其关注的高度。

从宇宙观投影出相应的世界观;

从世界观建构相应的人生观;

从人生观选择相应的价值观。

在过度物质化、商业化的资本主义游戏规则中是以价值观导向,商业模式引领,一切能量关系都尽量以价值衡量。这种自下而上建构的能量关系,以其表相呈现的平等,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符合三维物质空间的能量运作规律。它的局限是对高维意识能量无法度量。所以人生超越物质能量关系的更博大的精神层面的部分是价值观难以量化的。当然,可以把价值观的定义拓展到更大的范畴。但由于大部分人对价值的定量描述及三维科学的量化思维。使得价值观的纵向提升非常艰难。价值观成了很多人的欲望域值。进而成为破坏生态能量关系的理由。这里所说的生态包括了心灵层面的宇宙生态;环境层面的自然生态;资源层面的能源生态;政治经济层面的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活健康教育层面的人文生态。在纵向生态能量关系中价值取向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形成不同的生命格局,呈现(投影)出不同的生命状态。

中华传统文化根源于N维宇宙智慧(N趋于无穷大)。是站在全息宇宙观的高度统观宇宙全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修身明德作为生命的核心价值。

形成以通天的宇宙观连接彻地的世界观再到达人的人生观,由此而呈现承担责任与使命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以通达的宇宙观为天地立心;以大爱与包容的世界观为生民立命;以持续唤醒内在智慧觉醒觉悟的人生观为往圣继绝学;以利益众生的价值观为万世开太平。

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通向人类美好未来的进程中,人类共同选择的万法归一的宇宙观、多元交响的世界观、升华心灵境界的人生观,承担责任与行使使命的价值观。

只有选择这样的核心价值观,人类才会共同实现物质能量与意识能量的高度和谐——物质极大的丰富和人类思想觉悟极大的提高。

呈现“人间佛国”、“大同社会”、“弥勒静土”、“进入神的国”。在人类多元智慧的融合中尊异求同、和而协同,共奏人类文明的交响乐。这就是古今中外所有圣人贤哲共同追求的梦想。

而今天,中国梦的提出,必然以其博大与包容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

 

 

周易玄:面对国学应有一颗赤子之心

 

\ 

一个人心强大了,物质物欲左右不了他。董玲摄。


 

记者(以下简称记):19岁起撰写《国学旨归》系列丛书,26岁即出版该丛书第一辑,22岁受聘为清华、人大等高校客座教授,讲授 中国文化,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被誉为“国学少年”、“ 站在宇宙看世界的国学奇才”, 很难相信,你居然是一个仅有28岁的年轻人。

周易玄(以下简称周):对我个人而言,这当然过于激赏。但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却是恰到好处的一个表述。中国的文化就是立足于甚至比宇宙还要高的高度上来观照我们人类的世界。其实这个宇宙也正是喻指我们中国文化的高度。孔子说:“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也是指国学的最高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开始就提出:“道者,万物之奥也。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老子的哲学里,道是排在第一位的。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讲维度空间。

我们是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比三维空间低的空间有二维空间、一维空间等等。比三维空间高的有四维空间五维空间,乃至于万维空间。老子对道的描述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对N区域无穷大宇宙空间的描述。简单地说,高维空间是低维空间的投影源,低维空间是高维空间的投影。所以一切的低维度空间都是高维空间的投影变现。如同我们观看电影。影像只是投影,相对来说,光盘就是影像的投影源。我们都在执着影像,可是投影源出了问题,影像就会出问题。而我们的肉体局限在三维空间,但我们的意识能量却可以进入高维空间。

现代物理学讲的意识能量其实就是古人讲的精神,都是由真心所生的。老子的智慧和哲学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中也得到了印证与阐述,有殊途同归的效果。他语言所产生的各种力量,也吸引着今天更多的人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记:中国文化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您也曾经把《易经》比喻为这棵大树的种子,您认为它的神奇之处在哪里?为甚么把“周易”作为国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周:我小时候学《易经》,觉得她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我简称为“三神”:即神奇、神秘、神圣。

《易经》将象数理占贯通一体,能显微阐幽,彰往察来,这个很神奇;

《易经》的思想包罗万象,能总摄一切,总是让你参悟不尽,研究越深,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犹如进入了一个秘境,遥遥不见尽头,所以很神秘;

《易经》演化出诸子百家思想归于心法,以六十四卦象破世间出世间之万事万象,她的“变易”思想让人参悟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如电”而不执着,永远能通变;她的“不易”思想是如如不动、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无为境界、空空境界,所以《易经》是心法,以此修身治心,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她传达了永世“不易”的真理,宇宙人生的真谛;她的“简易”思想是因为《易经》站在高于宇宙的角度观察宇宙的全貌,所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了宇宙中的一切,从高维空间俯视低维空间,低维空间何其“简易”。所以“不易”是道,“变易”是“破相”,简易是“拔高境界”。这三者同样是一以贯之。《易经》从宇宙观着手,落地为世界观,演化到人生观、价值观。使天与人相统一,这就是《易经》的神圣!

《易经》之所以成为群经之首,在于她神奇、神秘、神圣。

所以16岁的我,立志与《易》合一,要做一个同样“神奇”、“神秘”、“神圣”的人。

神奇,有真才实学才能出类拔萃,有真才实学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要求真务实,锻造神奇。

神秘,“君子以此洗心,退藏于密”。“退藏于密”就是“深藏不露”。“深藏不露”不是“故作高深”。而是“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所以有了神奇的本事,就应该谦虚,这就是神奇加神秘。老子犹龙,神奇而隐秘者也。

何谓神圣?志向远大,同于天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求无上正等正觉等等都是求于“神圣”之志。

光神奇而不神秘,神奇必不久长,须知奇者畸也!“李广无封缘数奇”,多奇者必多败!光神秘而不神奇者,是故作高深,纯属忽悠;有神奇神秘而不神圣者,易成小人,神奇沦为诡计,神秘成为阴谋,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神圣让人发愿广大,发心纯正,所以神奇神秘使人小成,唯有神圣方能使人大成。

光神圣而不能神奇神秘,则离地一千尺,不接地气,成为世间异类。

故此三者混而为一。

 

记:作为国学学者,怎样把国学的精髓思想传递给当今的国人,给大家更多人生的思考与启迪?

周:墨子说:“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欲念杂生,真正发自内心主动从善的人日渐减少,我觉得作为国学学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向今天的人们灌输一些来自老祖宗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与智慧。这也印证了北宋大哲张载的千古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首先有为天地立心的发心,为生民立命的大愿,才会真正做好为往圣继绝学的事情。而我们为往圣继绝学,目的就是要能够发扬远古圣哲的宏愿——为万世开太平。

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是知的层面,习的意思是践行。学习其实就是知行合一。如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真正的儒者,他能够做到身体力行,践行老祖宗的智慧,这样就能影响到很多的人。他影响到的这一批人,还会继续影响到更多的人。这就是文化的内涵。叫“以文化成”。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摆正态度,面对国学,都应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记:老子《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青年学子是祖国的未来,您认为怎样才能让更多的青少年更能好好接受、聆听、感悟几千年老祖宗那里传来的声音?

周:从几千年老祖宗那里传来的声音,是教诲,也是召唤。以往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来驾驭今日极为丰富的物质与财富。这就是执古御今。

我在《国学旨归》的作者自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余尝念想,假令今之青少年辈,皆能受先贤宗风之沐,慧命早开,则必有定静之力,仁义之德,自然敦化,一来不负往圣绝学,二来如孔子大学,顶天立地,为全人而无忝所生,则家国幸甚。将来负荷纲常,发挥事业,大有益于天下,岂虚言哉?此诚余自幼之愿耳。”

我自幼信奉知行合一理念,并四处宣讲,发扬四为文化精神。甚么是四为文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个为就是四为文化精神。我们应该把四为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从古远以来,一直都流淌在中华民族的先贤心中,与他们的灵魂、血液,交融在一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所以他们自强不息,同时又能厚德载物。我们今天更应该继承,乃至于将来,都应该一直传承着,永不偏废。

这四个为,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太平,没有一个是为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终极追求。孙中山先生常常讲的“天下为公”的致公精神,其实也正好就是四为精神。

 

记:您认为传统文化中能否挖掘出符合现代人追求的那种“自由精神”?

周: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现代人追求的自由有一种契合。我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有过一些体悟,曾经写了一首诗:“三才天地人,我在此中分。无须驾白鹤,任意自纵横。九州岛挟风雷,一心成贤圣。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许慎《说文解字》里说贯通三才者为王也。上面一横代表天道,中间一横是人道,下面一横是地道,一竖贯通天地人三才,所以我说我在此中分。我要做的,就是能够贯通天地人于一身。

中国文化是讲心的文化,当然这首诗里的“一心”,并不是指我一心想着要这样要那样,而是佛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儒家“诚意正心”这样的修养。中国的中,是中庸的中,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偏不易就是中国的中,指人心安定,内心澄然,如如不动。国则是指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的内心与国家的兴亡是有共振的。一个人把心打开了,自然就做到了开心,一个心胸开阔,心胸打开了的人自然是非常开心的,无需再去借助其他的娱乐活动或者外界影响来获得。所以有人问我,你学习中国文化会不会把自己搞的暮气沉沉,我说,当然不会,因为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我的境界升华了,心胸随之打开了,感觉非常的开心和自由。所以其实学习中国文化也是开拓心灵疆域、追求内心自由的过程。

 

记:近年来的国学热让很多人重新开始关注国学,您认为国学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甚么样的意义?当下快节奏状态的国人应如何去学习国学?

周: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特别形象地比照了当今人类的生活。我们生活当中听到好多劲爆的音乐,生活中又体验着高节奏的步伐,甚至还有更多疯狂的娱乐。我们古人讲方寸大乱,在今天的社会我觉得体现得淋漓尽致。方寸就是人心,方寸大乱就是人心大乱。为甚么呢?因为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已经安静不下来了。都没有思考,没有思考的决断,容易酿成恶果。老子则勾划了一幅回归自然的画卷,很多人觉得这种思想很消极,其实我越来越觉得反而很积极。消除了内心的欲望,人会返璞归真,更轻松,更快乐。也会更容易开悟。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有甚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我们古书里经常有“大人”和“小人”这样的称谓,我们今天也还在说这两个词语。甚至骂人还给扣上“小人”这个词语。其实“小人”是相对“大人”而言,在古代也顶多是个中性词。但今天就成了贬义词。大人是讲的心胸格局的大,小人是讲心胸格局的小。心胸小了,问题就多了。遇到很小的事情,也要斤斤计较。

譬如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别人在菜场买菜,为了两毛钱可以争吵一个上午,大把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市井小民”。当然这也不是骂人的话。如果他明白了大人君子的道理,有了这样的境界,就不会这样了。大人也是从小人成长起来的。我们今天的大学,其实也是取词于此,即培养大人君子之学叫做大学。但是我们今天的大学毕业生,能做到大人君子的有多少呢?中学,是中庸之学,小学则是仪礼之学。小学要让我们学会基本的做人之道;中学则是让我们找心、安心、明心的学问。

 

记:您曾经说过“幸福很简单——做有品格的人,做有质量的事,过有品味的生活。”说到底还是要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和品德修养,实现自我、本我、超我?

周:品字,口在上口在下。居上位而能下行之意。于现代物理学言,一口居上,投影源之谓,以喻形而上;两口在下,乃投影之物也,以喻形而下。形上形下之统,是名传统,又谓一以贯之。故品者,求其高而统于下之义也。

人无品而不立。品德、人格之合而谓曰品格。以品格立人,而兼具情操、情怀。

对质量的理解,质者实也,实者真也。故而做事当实事求是,不虚荣,不浮夸,不昧于己,不欺于人。既能高瞻远瞩,又能脚踏实地。坐而言,起而行。出则治平天下,处则教化万世。立功立德立言,此谓有品质之事也。

生活品味,以高者尚之。品味乃思想、文化、修养之集体呈现,非徒以豪奢财色当之。苟能以品德立人、以质量行事,则必具有品味之生活。

此三者环环相依,同出而异位。有品德之人,必能为质量之事,亦必然有品味之生活。盖天下之大,不外于立人也。

人立而事成,德立而业兴。

故天下之治,从心乃始。

 

记: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由“四为堂”到“四观书院”您也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立己达人”。

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四观书院”的理念: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天地立心,以协和万邦的世界观为生民立命,以己达达人的人生观为往圣继绝学,以承担责任、行使使命的价值观为万世开太平。

上一篇:贺一诚:不讲讨好老百姓的空话
下一篇:为中泰两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搭建新平台

推荐图片文章